标题作者

关于秦宣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做“奢华大国”中国不够格

    在西方许多学者和政要看来,中国是一个特别矛盾、复杂的社会:中国有5000年文明,但文明的影响趋弱;中国有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至今仍很贫穷;中国人口众多,但缺乏高素质人才;中国是一个大国,但并不是一个强国;中国既非富国,又非强国,而且偏爱储蓄,但现在却正...[详细]
    时间:2011-10-15 01:29 查看:429次标签:秦宣

  •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详细]
    时间:2011-10-15 01:29 查看:1212次标签:秦宣

  •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回答时代课题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中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那么,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没有包含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内容呢?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详细]
    时间:2011-10-15 01:29 查看:572次标签:秦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于不同时期,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详细]
    时间:2011-10-15 01:29 查看:17000次标签:秦宣

  • 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中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安定团结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详细]
    时间:2011-10-15 01:29 查看:650次标签:秦宣

  •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方式新变化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意识形态作为实现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并把它渗透到方方面面。 近几...[详细]
    时间:2011-10-15 01:29 查看:1515次标签:秦宣

  • 新中国60年与中国发展道路
    新中国60年与中国发展道路

    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我们必须反对四种认识上的倾向。反对以中国特色来掩盖落后。不要一说这地方怎么脏乱差啊,就说是中国特色!反对借中国特色而否定社会主义的右的倾向;反对借...[详细]
    时间:2009-09-01 15:31 查看:2639次
    标签:秦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发展道路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