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陕西延安八一敬老院,91岁的梁克兴唱起了这首经典歌曲,将人们带回那段革命岁月。途经11个省区,行走两万五千里,各路红军主力陆续汇聚延安。老红军刘天佑也曾在八一敬老院生活。刘天佑出生于1916年,2009年逝世,是经历长征...[详细]
时间:2019-08-07 09:23
查看:320次标签:红军长征老红军刘天佑红四方面军红军精神
“快到我家躲躲。” “可这会连累您啊!”在湖北麻城市乘马中学内的一间教室,一名身穿蓝布衣的学生,紧紧攥住另一名身着灰色长衫的“小演员”的手,动情地说:“我指望红军为我们百姓打天下,推翻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让我们穷人过上好日子!”...[详细]
时间:2019-08-06 09:14
查看:327次标签:《红军干娘》红军长征军民齐心红军精神
在湖北省郧西县档案馆,收藏着一张已经褪色的宣传单,短短400余字,彰显了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这是1934年12月,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长征到鄂北、陕南地区时,为扩充军队、争取群众而发放的宣传单,标题是《什么是红军》,向当地百姓清楚...[详细]
时间:2019-08-06 09:09
查看:341次标签:红军宣传单红军长征红军精神湖北省郧西县档案馆
在长征中,红二十五军是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它人数最少,孤军奋战,却通过发动群众建立了鄂豫陕根据地,积极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北上,成为红军长征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队伍。红二十五军的发展壮大,与长征途中军民一心积极宣传红军思想、传递革命精神密不可分。追寻革命先烈们的足迹,...[详细]
时间:2019-08-06 09:03
查看:382次标签:红军长征红军精神鄂豫陕根据地军民团结
20万长征红军,6万来自湖北;16万长征英烈,4万是湖北籍。在长征这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中,荆楚儿女付出了巨大牺牲,谱写了悲壮而绚丽的篇章。从大别山区的黄麻起义到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再到秦巴山区的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时期,红色革命的熊熊烈火从鄂东烧到鄂西、鄂北...[详细]
时间:2019-08-06 08:50
查看:396次标签:红军长征红军精神一心为民湖北革命根据地
“我们是来参加革命的,红军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回去?往哪去?难道回去重新去当童养媳? ”……这一幕,发生在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的第3天。当时部队快要过平汉铁路,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形势十分险恶。参谋长怕女战士掉队出危险,便动员她们留下...[详细]
时间:2019-08-05 09:26
查看:367次标签:红军长征革命精神歌声激励
长征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在沿途的山山水水,点燃了群众参加红军的热情,扩红热潮成为这场“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的生动注脚。走进云南省会泽县的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一座高达11.7米、长18米的大型群雕映入眼帘。这座名为“乌蒙磅礴”的雄伟雕塑,展现了当年的扩红热潮,体现了...[详细]
时间:2019-08-02 09:12
查看:402次标签:红军长征红军热情中央红军红九军团民族复兴
当他们的战友还未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他们的生命就已进入倒计时。1934年7月至1935年1月,这支年轻的军队经过六个多月的艰难转战,万余将士大部分牺牲。他们以“血染东南半壁红”的英雄壮举,策应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他们怒吼、冲锋、搏击,牺牲...[详细]
时间:2019-08-02 08:56
查看:780次标签:红军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孤军深入信仰永存
“走到夹金山,伸手能摸天。”“没过草地路,难知长征苦。”红军长征胜利80多年后,这些谚语仍在流传。横断山脉雪山草地上,红军的足迹依然清晰。那深深的脚印,从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一路汇聚,谱写出了红军长征史上波澜壮阔的篇章。这些足迹及其最终方向,更体现出信仰...[详细]
时间:2019-08-02 08:51
查看:788次标签:红军长征雪山草地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
2003年,红原县委和县政府在日干乔大沼泽修建了红军过草地纪念碑。这个大沼泽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左路纵队穿越草地北上的所经之路,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纪念碑碑身右侧,刻着一段话——“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详细]
时间:2019-08-01 09:01
查看:357次标签:红军长征大草原民族脊梁民族英雄
侯德明老家在湖南大庸(今张家界),一家9口人参加红二军团,跟着老乡贺龙长征。1936年夏天,队伍到达红原境内。一天,母亲牺牲在沼泽地里,侯德明当时还年幼。后来,侯德明掉了队,一个喇嘛收养了他。他开始学习藏语,人勤快老实,当地土司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他“人品比金...[详细]
时间:2019-07-31 09:27
查看:333次标签:红军长征红原县红军过草地纪念碑
夹金山海拔4000余米,山岭连绵,地势陡峭,横亘于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力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想要翻山,没有可靠的向导是不可能的。1935年6月11日,一支部队走进四川雅安宝兴县,步伐整齐、...[详细]
时间:2019-07-31 09:01
查看:459次标签:夹金山红军长征红军精神代代传承
今天走在泸定桥上,尽管已在13根铁索外又加了数根钢缆,并有结实木板构起稳固的桥面,过桥时仍感到桥身左右摇晃,桥下就是湍急的大渡河水,令人心惊胆寒。小心翼翼踏着小碎步走过当年红军战斗过的铁索桥,更觉当年红军夺桥战斗时的英勇豪迈。...[详细]
时间:2019-07-30 10:55
查看:408次标签:泸定桥红军长征四川省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只见碑体形似铁索,“5·29”的数字定格了一个光荣的日子。北面是聂荣臻元帅撰写的碑文,第一句就是“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详细]
时间:2019-07-30 09:08
查看:395次标签: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红原,烈士没有被遗忘。20多年来,罗建国始终践行着父亲那“你好好在这里守着,哪里也不要去,千万不要让附近牛羊马践踏了烈士们的墓”的嘱托。你看陵园里的墓碑明净整洁、纪念广场一尘不染,你看亚克夏烈士墓前青松翠柏郁郁葱葱、洁白的哈达挂满枝头...[详细]
时间:2019-07-29 16:12
查看:358次标签:红军长征红原县红军烈士墓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只见碑体形似铁索,“5·29”的数字定格了一个光荣的日子。北面是聂荣臻元帅撰写的碑文,第一句就是“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
...[详细]
时间:2019-07-29 09:52
查看:295次标签:泸定桥忆红军红军长征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午后的阳光洒在团结村开阔的草地上,一块纪念碑静静矗立,标记着80多年前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藏区的第一站。在这里,红军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1936年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等人率领下,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途经中甸...[详细]
时间:2019-07-29 09:14
查看:477次标签:迪庆红军长征民族团结
大渡河,源于青海,流经四川,注入岷江。河道两岸地势险峻,自古有“天险”之称。7月进入雨季后,记者驻足安顺场红军渡,只见急湍似箭,猛浪若奔,其中凶险,正如84年前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时一般。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如今,大渡河依旧波涛汹涌,奔流不息,而岸旁早已...[详细]
时间:2019-07-29 09:10
查看:585次标签:大渡河红军长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长征两次经过云南,为红土高原儿女带来光明和希望,进一步促进云南各族人民的政治觉醒。在长征精神鼓舞下,1935年11月,遭受破坏5年之久的中共云南地方组织恢复重建;在北上抗日的感召下,云南儿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详细]
时间:2019-07-26 13:21
查看:545次标签:金沙江历史记忆红军长征
冕宁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自古便是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冕宁县彝海镇海拔2200多米处的彝海是高山淡水湖,彝语称“乌勒苏泊”,意为“海子”。84年前,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从此处取水,歃血为盟,留下了“彝海结盟”的民族团结佳话。...[详细]
时间:2019-07-26 10:03
查看:826次标签:彝海结盟代代相传红军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