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歌传统是源,更是流,正是因为它随势而变,广泛流传,才有了今天强大的生命力。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中国,大众写诗、读诗其实是在追问生活的意义。今天的“诗歌热”有新闻、有现象、有躁动、有喧嚣,但也有沉潜其中的社会变革和人心需求。...[详细]
时间:2016-06-24 09:43
查看:1561次标签:陈佳冉诗歌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文艺
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凝练,先进的理念文化,是整个国家文化主体“大框架”,而茶馆文化是传统的市井文化,每日通过说唱传统表演,汇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文化之间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互补性——24字核心价值观把先进理念融入传统文化表演方式中,从此散发出乡土民...[详细]
时间:2016-06-22 15:50
查看:295次标签:核心价值观茶馆文化民心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力度前所未有。对党和国家来说,党中央就是在行大医之道,正收到大医之效。...[详细]
时间:2016-06-21 13:12
查看:1253次标签:李鸿忠传统文化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
宣讲家网文化博览栏目推出了系列节目——《跟着习主席学国学》,旨在正本清源,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引导广大网友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认同,多一份尊重。...[详细]
时间:2016-06-21 11:19
查看:7356次
标签:国学学国学中华文化习近平传统文化
习近平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与汲取,成为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人们发现,他强调的生态文明、以民为本、依法治国、解放思想、重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等治国理念,都可以上溯至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详细]
时间:2016-06-16 15:35
查看:1724次标签:熊玠习近平时代中国梦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来历跟屈原分不开,作为一个悲壮的祭日,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端午节都是在一种严肃而庄重的状态下而度过的,也由此滋生了很多禁忌性的东西。...[详细]
时间:2016-06-12 09:20
查看:470次标签:堂吉伟德端午节传统文化文化内涵
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留住中华文化之根,得从孩子抓起;而这,仅靠教科书和课堂传授远远不够,必须要让孩子“好之”且“乐之”,在日常融入中,滋生亲近感,让文化基因渐渐渗入骨血。...[详细]
时间:2016-06-12 09:12
查看:332次标签:李泓冰制度创新传统文化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深厚、历久弥新,华夏文明与时俱进、生生不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已深深浸润于执政党的血脉中,习近平的执政风格也体现出独特的中国气派,彰显出深厚的文化...[详细]
时间:2016-06-10 20:07
查看:931次
标签:习近平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物工作
201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继承2013—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改革的成果,稳中有变,在试卷的整体立意与布局、强化对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考查、继续拓宽考生个性化展示的空间等方面,力求进一步完善与创新。...[详细]
时间:2016-06-08 13:21
查看:506次标签:核心价值观北京高考传统文化
几千年历史的延续,端午节已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吴根越角,人文底蕴根深叶茂,端午节一起看看,浙江大地上除了吃粽子、插艾叶、挂菖蒲,还有哪些多彩纷呈的习俗……...[详细]
时间:2016-06-07 13:55
查看:2160次
标签:端午节传统习俗粽子传统文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例如端五、重五、端阳、天中节、浴兰节、蒲节、五月节等等。许许多多的习惯,凝结成一个传统,许许多多的传统沉淀为一段历史。端午节...[详细]
时间:2016-06-07 10:53
查看:1335次
标签:端午节节日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仲夏之梦
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详细]
时间:2016-06-07 10:39
查看:977次标签:端午节活动方案主持词传统文化幼儿园
如果世俗儒家可以去移植现代化,乃至可以支撑一场同全世界的商战,那么,只有精英儒家才可能更进一步,去同全世界的思想文化进行深层的对话。...[详细]
时间:2016-06-06 09:47
查看:976次标签:刘东世俗儒家精英儒家传统文化
地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与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演化密不可分,通过地名,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地名背后的渊源与典故,还能感知厚重的文化韵味与历史记忆。自从三十年前徽州改名为黄山后,复名疾呼不断,有人认为复名徽州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敬重,有人认为黄山的品牌已经蜚声海外,不宜...[详细]
时间:2016-06-02 15:57
查看:1639次标签:案例徽州文化黄山旅游人文历史传统文化
我们确实需要对近代以来对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否定进行彻底的反省,重新认识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价值与优长,并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学习它,传承它,弘扬它,以在全球化时代真正重构中华文明的现代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6-05-31 15:44
查看:955次标签:黄荣华传统文化语文教育古人诗句
提起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国人都会很自豪。因为在世界历史上,有五千年连续不断文化传统的只有中国一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必须研究五千年不间断的中国历史。...[详细]
时间:2016-05-31 15:35
查看:437次标签:朱绍侯传统文化历史研究历史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详细]
时间:2016-05-27 11:00
查看:424次标签:李泓冰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启动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是适应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需要、适应地方志事业发展形势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志的存史、资政、教化功能。...[详细]
时间:2016-05-27 09:24
查看:389次标签:王伟光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详细]
时间:2016-05-26 10:51
查看:1342次标签:钟君哲学社会科学传统文化治国理政
在人类漫漫数千年历史上,数个文明古国相继衰亡,唯有中华民族健步走到今天,原因在于我们有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一百多年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共产主义曾经由幽灵变为光辉的实践,不幸在许多国家又由实践变成了幽灵,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本原因...[详细]
时间:2016-05-20 13:58
查看:623次标签: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德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