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要决定,开启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航程。2013年,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党的十...[详细]
时间:2019-02-02 13:06
标签:丁元竹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要决定,开启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航程。2013年,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党的十...[详细]
时间:2019-02-02 13:06
查看:3708次
标签:丁元竹改革开放40年国家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
费孝通对于中国现代化探索的意义在于:当人们在争论和澄清新发展观的内涵时,他已经在探索一个落后的、多元文化大国怎样才能走向现代化。人们只有透过他的“志在富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详细]
时间:2018-10-08 09:28
查看:941次
标签:丁元竹小城镇社会经济观社会和文化费孝通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部署。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详细]
时间:2017-12-15 16:51
查看:7674次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部署。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详细]
时间:2017-12-15 15:36
查看:74611次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部署。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详细]
时间:2017-11-21 08:09
查看:10373次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
人民福祉最终体现在民生、体现在社会发展上。所以,十九大报告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并提出了八个基本原则。一是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二是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三是完善...[详细]
时间:2017-11-20 16:32
查看:4829次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民生保障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第二,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第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详细]
时间:2017-11-20 16:31
查看:5429次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社会发展民生保障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部署。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详细]
时间:2017-11-20 16:30
查看:14898次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部署。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详细]
时间:2017-11-20 16:30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第一,建立两个体制、一个体系、一个机制;第二,在推进社会组织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活动的主体,即社会组织;第三,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详细]
时间:2017-11-20 16:30
查看:4967次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部署。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文...[详细]
时间:2017-11-20 16:30
标签:丁元竹十九大报告民生保障社会治理
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治理创新问题是一个需要及早提上议程研究的问题。政府治理理论的创新取决于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政府治理理论的现代化就是要对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及其问题进行诠释和分析,并期待对政府未来的建设提出预见性的学说,充分发挥理...[详细]
时间:2017-07-07 09:41
查看:1151次标签:丁元竹宏观经济调控公共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治理创新问题是一个需要及早提上议程研究的问题。政府治理理论的创新取决于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政府治理理论的现代化就是要对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及其问题进行诠释和分析,并期待对政府未来的建设提出预见性的学说,充分发挥理...[详细]
时间:2017-07-06 10:48
查看:1304次标签:丁元竹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理论创新
毛泽东同志说过,“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弹钢琴”的方法,实际上是大局意识的基本要求,是落实好政策措施的基本方法。...[详细]
时间:2016-12-26 13:25
查看:941次标签:丁元竹落实关键少数政策
领导干部不仅要关注新的技术革命和技术发展,还要带头学习科学技术,只有学习和了解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把握科技革命的脉络,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扎扎实实地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和创新,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6-11-07 10:01
查看:950次标签:丁元竹六中全会大局意识全面从严治党
政府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手段来宣传政策法规正被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取代,政府用实体手段提供服务和管理也让位于互联网服务域管理。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若要实现华丽“转身”,就必须依赖大数据支持,打破现有的数据分割体制,构建共享平台,实现政府流程的再造。...[详细]
时间:2016-08-11 10:29
查看:1232次标签:丁元竹互联网政府治理大数据
一个城市的政府如果只是满足于无法弥补成本的建筑和轨道交通项目,这样的政府是不称职的。城市的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更加关注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为居民提供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详细]
时间:2016-06-07 10:21
查看:939次标签:丁元竹精细化城市管理国家治理
每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循社会规范才能够实现社会秩序,实现天下大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详细]
时间:2016-05-13 13:28
查看:700次
标签:丁元竹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制度建设
在中国,对官员的道德要求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民间长期流传“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说法,是社会对于官员社会角色的基本预期。荀子在《儒效》一文中说道,“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意思是,官员在位要为社会制定各种行为规范、制度纪律,通过行政管...[详细]
时间:2016-05-11 17:06
查看:607次标签:丁元竹官员的道德责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