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蔡昉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抓住能尽快释放红利的改革

    对于城镇化来说,我们现在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未来,城镇化速度肯定会减慢,城镇化速度的放慢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过去我们曾经把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做过分解,经济增长首先来自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这是生产要素集聚的表现。...[详细]
    时间:2015-08-17 08:44 查看:605次标签:蔡昉红利改革经济发展城镇化

  • 农业生产进入适度扩大规模阶段

    适度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是我国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适度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并不是要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也不是要盲目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而是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农业生产规模。...[详细]
    时间:2015-08-13 09:25 查看:290次标签:蔡昉农业中国经济劳动力

  •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新挑战在哪?

    从过去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一块来自于资本的贡献,这部分是生产要素集中的表现,看上去改革开放从资本富裕的地方流向稀缺的地方,其实不是这样,其实反过来都是从穷的地方流向富的地方,对中国来说,资本也好,劳动力也好,土地也好,所有的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实都是向城市集中...[详细]
    时间:2015-08-05 13:59 查看:692次标签:蔡昉十三五中国经济城镇化

  • 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城乡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经济结构上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已成为最大的经济部门。从就业结构看,就业非农化的趋势也接近尾声,农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详细]
    时间:2015-07-22 13:53 查看:3070次标签:蔡昉城乡发展一体化留守儿童产业融合城乡二元结构

  • 对“人口红利”的几点认识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支撑高速经济增长的传统源泉相应枯竭,特别表现在经济增长动力不再能够单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而必须消除各种制度障碍,转向创新驱动和生产率驱动。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有通过改革挖掘传统“人口红利”的潜力。...[详细]
    时间:2015-06-18 10:05 查看:1333次标签:蔡昉民生“人口红利”经济增长户籍制度

  • 靠切实的改革延续人口红利

    长期看中国的劳动力数量本来就紧张,如果质量也没有提高,不要说延续人口红利,我们想转向创新驱动和生产率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也都可能会做不到。所以,提高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必须从现在就抓起。...[详细]
    时间:2015-06-04 09:50 查看:310次标签:蔡昉改革人口红利劳动力

  • 京津冀是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区域支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会议上表示,潜在增长率的提高其实最主要的是依靠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从投入驱动型的经济发展,转向创新生产力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最终才能使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详细]
    时间:2015-05-19 11:01 查看:566次标签:蔡昉京津冀经济增长区域支柱

  • 稳增长的着力点是提高潜在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改善生产要素供给和提高生产率予以提升。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通过改革消除这些体制障碍,实现增长动力转换,就可以期待更好的增长表现。...[详细]
    时间:2015-05-13 09:14 查看:1111次标签:蔡昉稳增长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

  • 以转方式调结构引领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表现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一系列经济条件变化导致的,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人口红利的消失。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2010年达到峰值后逐年减少。...[详细]
    时间:2015-05-04 09:37 查看:1011次标签:蔡昉新常态改革开放户籍制度改革

  • 以新常态超越“新平庸”

    引领新常态,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动力转型,提高潜在增长率。我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有信心维持中高速增长,超越国外经济学家所预言的“新平庸”。...[详细]
    时间:2015-03-09 14:15 查看:355次标签:蔡昉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新平庸

  • 中国经济为什么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相结合,这样的结合对于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市场机制将潜藏在人民群众中的财富、资源、知识、信息、技能和创造力动员起来,使它们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而政府则确保人民群众不仅创造财富,而且公平分享财富,享有...[详细]
    时间:2015-01-30 09:16 查看:1710次标签:蔡昉中国经济经济建设经济新常态

  • 靠教育与户籍改革提升发展潜力

    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就是差着一个周期性失业。按照总理的说法,中国目前城镇调查失业率是5%,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05%,那么中国的周期性失业还不到1个百分点,因此也就能够理解决策者不那么担心经济增长速度的原因了。...[详细]
    时间:2014-12-01 16:44 查看:1199次标签:人口红利户籍制度改革户籍改革蔡昉

  • 农民进城:能用“土地换户口”吗?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全国需统筹考虑、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各地要充分考虑能力和可能,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详细]
    时间:2014-07-17 09:51 查看:328次标签:户口土地农民蔡昉户籍制度改革

  • 北京:改革和经济增长没有替代关系

    最近舆论界出现改革和增长速度存在替代关系这么一个说法。也就是说,想改革,必须得牺牲点速度,甚至国外也有人概括说中国的改革是“抑制增长型”的改革。...[详细]
    时间:2014-03-18 10:23 查看:418次标签:蔡昉改革经济增长

  • 蔡昉:劳动力市场信号引导至关重要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以及他们的工资与低端劳动者趋同,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并且成为一些质疑者批评高校扩招的依据。理论和各国经验教训都表明,一个国家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增长绩效密切相关,劳动者人力资本与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密切相关。用抑制高等...[详细]
    时间:2014-02-02 14:32 查看:417次标签:劳动力信号市场蔡昉

  • 蔡昉: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

    蔡昉的结论是:进一步加强结构改革,关注供给因素,提高“潜在增长率”,即通过改革获得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这是“李克强经济学”的要旨所在。...[详细]
    时间:2014-01-13 09:39 查看:446次标签:蔡昉人口红利改革红利

  • 蔡昉:通过改革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并不必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必须能够正确认识发展阶段,靠挖掘改革红利提供生产率而不是依赖拉动需求的方法来刺激经济。要提供全要素生产率就要鼓励竞争,鼓励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详细]
    时间:2013-12-25 09:26 查看:1454次标签:蔡昉改革中等收入陷阱

  • 北京:高等教育过度了吗

    高校扩招始于1999年,初衷是延缓青少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以缓解当时的就业压力。出乎意料的效果,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由此进入大众化阶段。...[详细]
    时间:2013-12-11 12:48 查看:401次标签:蔡昉高等教育

  • 蔡昉:生育政策调整的路径选择

    根据我们的模拟,生育政策调整对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效果在2030年之后才会显露。而把今后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77〜1.94的水平,恰好与立即放开“二胎”的改革方案相对应。...[详细]
    时间:2013-11-06 09:45 查看:1369次标签:蔡昉十八届三中全会生育政策

  • 江苏:构筑国内版“雁阵经济”

    中国必须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入轨道,同时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与原有模式衔接,发挥其潜力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地域辽阔且差异大,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形成国内版“雁阵模型”,即沿海地区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详细]
    时间:2013-10-31 13:10 查看:431次标签:蔡昉雁阵经济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