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该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提炼、总结和提升,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思想养分和实践借鉴。...[详细]
时间:2022-09-20 15:18
查看:290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我们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铸造其魂魄,赓续其基因,挖掘其价值,传承其精神,使文物的独特作用、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详细]
时间:2022-09-20 14:59
查看:947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保护利用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觉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拓展了...[详细]
时间:2022-09-19 15:47
查看:1265次标签:“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在长期实践中,中华民族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规范,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详细]
时间:2022-09-19 15:27
查看:551次标签: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古籍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详细]
时间:2022-09-19 09:09
查看:520次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与经验,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显著特征之一。面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经典名句,回答中国之问...[详细]
时间:2022-09-19 08:58
查看:1160次
标签:薛光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
伟大斗争锻造了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22-09-16 14:42
查看:556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斗争精神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详细]
时间:2022-09-16 14:31
查看:616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史为鉴重贤理念大同理念民本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详细]
时间:2022-09-14 14:26
查看:893次标签: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详细]
时间:2022-09-14 14:01
查看:876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详细]
时间:2022-09-12 08:24
查看:619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家风习近平“典”亮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在论述中引经据典,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宣讲家网与您一起品读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引用的部...[详细]
时间:2022-09-09 14:16
查看:1208次
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名句治国理政古典诗词哲学智慧
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古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中秋诗句。中秋诗词因中秋佳节而生,又为这一佳节增添了一抹绮丽的文学色彩。走进中秋诗词,可以增进对中秋佳节的理解,更可以带领我...[详细]
时间:2022-09-09 10:12
查看:936次
标签:林峰中秋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中秋诗词
《琵琶仙·中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怀念亡妻之作。词由望月开始写,由写实起笔。冰轮圆缺,清辉浓淡;人世悲苦,身影孑然。如此描绘,虽不言苦而苦涩自现。纳兰公子内心的痛苦和伤感,他独立中...[详细]
时间:2022-09-09 10:01
查看:746次
标签:林峰中秋诗词中秋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琵琶仙·中秋》
《念奴娇·过洞庭》是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被免职,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所写。开篇点明地点、时间,依次道出平湖、扁舟、明月、星河之貌。下阕转而抒情,...[详细]
时间:2022-09-09 09:59
查看:790次
标签:林峰中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念奴娇·过洞庭》
宋朝著名女诗人朱淑真的《中秋闻笛》写得深情万种,哀婉无限。中秋之夜,传来一阵笛声,诗人因相思未解而难以入睡,更因笛声凄楚而愈加伤感。而诗人言语之间似有意避开此节,硬说自己的断肠之苦...[详细]
时间:2022-09-09 09:56
查看:788次
标签:林峰中秋诗词中秋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秋闻笛》
综观《木兰花慢》,既未思乡寄远,也未怀古伤今,而通篇摹仿屈原“天问”体,就明月西沉之去向连发九问。这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之艺术气魄。该词豪纵跌宕,读来一气贯注,势如...[详细]
时间:2022-09-09 09:53
查看:671次
标签:林峰中秋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木兰花慢》传统节日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是一首耳熟能详的作品。该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之夜。东坡时在密州。此词由设问开篇,引人入胜。明月亘古便有,又何须再问?但东坡偏偏与众不同...[详细]
时间:2022-09-09 09:48
查看:757次
标签:林峰中秋诗词中秋节《水调歌头·中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作于公元818年(唐宪宗元和十三年)中秋之夜,此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住浔阳。全诗以对比之手法,抒发物是人非、今昔殊异之慨叹...[详细]
时间:2022-09-09 09:45
查看:631次
标签:林峰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秋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诗题曰“玩月”,写得很清俊潇洒,但内涵哲理却格外深沉。首联写月光如水,浣洗了整个世界;颔联点明了酷暑初退凉秋即至,九霄澄静、万景澄明之景象;颈联中的“让...[详细]
时间:2022-09-09 09:43
查看:655次
标签:林峰中秋诗《八月十五夜玩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