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制定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地方性法规。...[详细]
时间:2015-04-28 15:18
查看:626次标签:李忠地方人大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法的关系,最核心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详细]
时间:2015-04-28 15:15
查看:1053次
标签:陈志强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领导干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详细]
时间:2015-04-28 14:34
查看:884次标签:熊正良国家制度软实力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庄严选择。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之维。因为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引发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升级换代,这就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详细]
时间:2015-04-28 14:19
查看:1426次标签:曲婧依法治国“四个全面”治国理政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详细]
时间:2015-04-28 10:21
查看:1125次标签:习近平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新风,让领导人从新闻里“走”到了网上,缩短了和普通网民的距离。中青舆情监测室统计,从2014年1月至今的中青月度舆情指数中,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的相关事件有39起,其中多达10起是“亲民行动”,均位于各期排行榜的舆情满意度前10名。...[详细]
时间:2015-04-28 10:12
查看:1042次标签:庄庆鸿网络文化社会公众依法治国
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对一个政府非常重要的检验。对各级党政干部来说,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强化法治思维;其次,私权利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公权力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详细]
时间:2015-04-28 09:36
查看:1340次
标签:黄苇町法治思维依法治国
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详细]
时间:2015-04-27 21:09
查看:405次标签: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
建设小康、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均已提出过的执政理念与战略部署,就此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表明了执政党治国理政思路的延续性与继承性。然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创新点、重点与着力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全面”二字。...[详细]
时间:2015-04-27 09:57
查看:1004次标签:李海青“四个全面”依法治国治国理政
依法治党是针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详细]
时间:2015-04-24 14:37
查看:1557次标签:包俊洪依法执政依法治国
信访是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等方式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表达诉求、提出建议的重要方式,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详细]
时间:2015-04-24 09:35
查看:1133次标签:郭执生信访工作依法治国法治思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适时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委”的成立使我国拥有了应对国内外综合安全和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运作机制。...[详细]
时间:2015-04-23 09:14
查看:1589次标签:王勇反间谍法维护国家安全依法治国
“改革”和“法治”无疑在中国当代发展史上含义隽永,蕴含了风云激荡的国家记忆和激浊扬清的社会整体期望。习近平总书记2月2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班开班讲话中指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详细]
时间:2015-04-22 14:24
查看:696次标签:杨永纯依法治国法治化改革国家治理
长期以来,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社会法制一直是农工党参政议政的重点领域,农工党积极参与和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协助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详细]
时间:2015-04-22 13:49
查看:1052次标签:陈竺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讲话
法治思维要求规则,重视程序价值。程序是体现公平正义的主要载体,程序公正是良法善治的基本条件。决策讲咨询程序、沟通讲合理程序、协调讲正当程序、结果讲规范程序是保证行政行为公正性、合法性、可救济性的基础所在。...[详细]
时间:2015-04-22 10:44
查看:742次标签:丁素依法治国执行力依法治省
中国的国家治理价值目标的实质就是要把握好公平性与效率的平衡,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追求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结合,“法治中国”建设才能有效落到实处。...[详细]
时间:2015-04-22 10:42
查看:420次标签:李庚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法治思维
道德作为人们内心的自我约束,是法律的有益补充。规范的法律运作对于社会道德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而且良好的社会道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法治建设。...[详细]
时间:2015-04-21 15:33
查看:775次标签:郭建平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灾后恢复重建点多量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详细]
时间:2015-04-21 09:39
查看:976次标签:赵周贤依法治国芦山地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在经济领域是计划向市场的转轨,在政治领域则是人治向法治的转型。回首过往,中国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正是法治共识逐渐形成的过程。在政治运行中,法治成为一种基本的规范、一个基本的框架。...[详细]
时间:2015-04-20 14:31
查看:363次标签:凌闻依法治国社会共识
道路决定命运,走什么样的道路关系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成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法治没有先例可循,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社会条件等综合因素,决定了只能学习借鉴而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法制建设的做法。...[详细]
时间:2015-04-20 14:23
查看:881次标签:杨益民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