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笔”是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那么,“董狐之笔”典故的来源是什么?它和“赵氏孤儿”又有什么联系?敬请关注本期《成语背后的故...[详细]
时间:2016-07-13 11:24
查看:2792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董狐之笔赵氏孤儿成语背后的故事
介子推的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件事。据《韩诗外传》记载,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陷入深山,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如此肝...[详细]
时间:2016-07-05 09:23
查看:3191次
标签:张小锋割股奉君成语背后的故事成语故事介子推
介子推的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晋文公)出亡一件事。据《韩诗外传》记载,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陷入深山,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详细]
时间:2016-07-05 09:09
查看:4996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成语背后的故事割股奉君介子推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国以国君之礼相迎,四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重耳)为了实现...[详细]
时间:2016-06-29 09:38
查看:3944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退避三舍成语背后的故事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国以国君之礼相迎,四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重耳)为了实现...[详细]
时间:2016-06-29 09:32
查看:2671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成语背后的故事退避三舍重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中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详细]
时间:2016-06-22 09:44
查看:2191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成语故事秦晋之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中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详细]
时间:2016-06-22 09:42
查看:1756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成语背后的故事秦晋之好春秋战国
晋文公成就霸业的起点,要从他的父亲身上说起。晋文公姬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虽说算不上一位好父亲,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很差劲的父亲,但对于晋国的发展壮大而言,可谓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本有称霸...[详细]
时间:2016-06-15 08:56
查看:4286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背后的故事成语故事假道伐虢唇亡齿寒
晋文公成就霸业的起点,要从他的父亲身上说起。晋文公姬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虽说算不上一位好父亲,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很差劲的父亲,但对于晋国的发展壮大而言,可谓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本有称霸...[详细]
时间:2016-06-15 08:49
查看:2226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成语背后的故事假道伐虢唇亡齿寒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而“老马识途”...[详细]
时间:2016-05-31 16:06
查看:3127次
标签:张小锋老马识途风马牛不相及成语背后的故事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而“老马识途”...[详细]
时间:2016-05-31 15:37
查看:4235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成语背后的故事老马识途风马牛不相及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大意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宣讲家网文化博览栏目特别推出《成语背后...[详细]
时间:2016-05-25 13:27
查看:5913次
标签:张小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典故成语背后的故事成语故事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自《左传·闵公元年》,大意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宣讲家网文化博览栏目特别推出《成语背后...[详细]
时间:2016-05-25 13:23
查看:3622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典故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准确地利用...[详细]
时间:2016-05-18 13:44
查看:2943次
标签:张小锋一鼓作气成语故事成语背后的故事齐桓公
成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准确地利用...[详细]
时间:2016-05-18 13:37
查看:2271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一鼓作气成语背后的故事曹刿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厚重的共同记忆,是凝固的永远不能改变的事实;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沉淀。当历史与成语相逢,便会呈现出瑰丽的景象。本系列节目以成语故事为楔...[详细]
时间:2016-05-11 10:48
查看:3692次
标签:张小锋管鲍之交成语选择朋友鲍叔牙
朋友对一个人而言,异常珍贵,也十分重要。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什么样的朋友是损友?怎样选择朋友?怎...[详细]
时间:2016-05-11 10:39
查看:4166次
标签:张小锋成语故事管鲍之交选择朋友益友与损友
网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变量,要“过好互联网这一关”,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所以,要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忠于职守、严于律己、业务精湛、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的专兼职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详细]
时间:2016-03-29 13:29
查看:1175次标签:张小锋高校意识形态互联网队伍建设
在武帝的数千女人当中,大概李夫人是最受武帝疼爱的一位。据《汉书》记载,李夫人死后,武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自称能招魂,能让武帝见到李夫人的魂魄。于是在一天晚上,少翁张灯燃烛,施帐...[详细]
时间:2016-01-04 14:40
查看:1370次
标签:张小锋姗姗来迟李夫人汉武帝后妃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愿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这是武帝时,著名的歌舞专家李延年为武帝献上的一曲新作。歌声美妙,歌声中赞美的北方佳人更是出奇的美丽...[详细]
时间:2016-01-04 14:37
查看:973次
标签:张小锋倾国倾城李夫人拳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