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包含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学校教育传承中,如何去梳理这些内容,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哪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地区学校的难题。...[详细]
时间:2015-08-31 15:10
查看:629次标签:罗布学校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西藏工作
中国历史上各王朝以金、木、水、火、土五德传承,这是华夏正统观的重要内容。辽、宋、夏、金各朝自诩中国正统,德运分别为水、火、土、金。这证明当时各朝虽主体民族不同,但都认同中国的帝统,视本朝为其支脉。这是对中华民族政治和文化的高度共同认知。...[详细]
时间:2015-08-26 14:28
查看:1418次标签:史金波历史中华民族民族文化
小家庭是大社会的基本细胞,如果一个家庭“家风”健康积极,家庭成员在“家风”的约束之下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个人品质,那么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对其他社会成员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详细]
时间:2015-08-13 09:51
查看:1103次标签:刘慕仁家风民族文化社会和谐
市场经济对道德的作用是“二律背反”的,一方面,资本追逐利润,个人追求利益,导致拜金主义,排斥道德;一方面,交易要求诚信,市场必守规则,社会追求公平、呼唤道德。走出“二律背反”,使道德成为市场经济的正能量,乃是健康、优质、增长持续的市场经济之必需。...[详细]
时间:2015-07-20 13:37
查看:319次标签:叶小文市场经济民族文化厚德载物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个性化十足的社会必然更加需要依靠“和而不同”的思想来包容,用中庸的思想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保留“不同”的基础上达到“和”的目的,求得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详细]
时间:2015-07-09 15:05
查看:947次标签:王新陆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
中国要革命,要变革,要走出民族存亡绝境,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详细]
时间:2015-07-03 16:47
查看:2474次
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中国要革命,要变革,要走出民族存亡绝境,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详细]
时间:2015-07-03 08:54
查看:2423次标签: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虚无主义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遭遇的冷酷现实和严峻困境。但我们不能逃避,也无须避讳。当我们直面虚无,努力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案时,虚无主义将不再是现代人无法逃避的宿命,而只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实践问题。...[详细]
时间:2015-07-02 14:33
查看:1347次标签:杨丽婷虚无主义现代病全球一体化民族文化
长城之殇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公地悲剧”,要遏制事态恶化的趋势,必须走公共治理的路子,建立起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多层次、多类别、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坚决杜绝超载开发、无序开发和错位开发等问题。...[详细]
时间:2015-06-29 13:42
查看:294次标签:陈广江古长城民族文化文物保护文化遗产
端午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的传统节庆文化里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它寄托着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推崇。端午节最初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而亡,便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详细]
时间:2015-06-24 09:05
查看:347次标签:李思辉端午节传统节日民族文化端午习俗
节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往往起于节气农时,后经人文意义的附会叠加,逐渐敷衍成具有精神内涵的民族节日。一个民族之所以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魅力,概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详细]
时间:2015-06-18 16:53
查看:471次
标签:刘巽达端午节节俗文化民族文化
节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往往起于节气农时,后经人文意义的附会叠加,逐渐敷衍成具有精神内涵的民族节日。一个民族之所以有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魅力,概因其独特的地理人文历史。...[详细]
时间:2015-06-18 10:10
查看:612次标签:刘巽达端午节节俗文化民族文化
走出去不仅仅是寻求经济与贸易的合作,更多的是建立情感与文化的沟通与交流,需要突破区域地理的限制,用文化链接中国与世界。因为当年的丝绸之路,串起来的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往来于邦交,更重要的是,它连接起了各国民众的情感与友谊,在文化的桥梁之下,也建立了经济的合...[详细]
时间:2015-06-01 16:45
查看:986次标签:陈平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国家软实力
传统节日,是地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体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模式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奠定了基石。...[详细]
时间:2015-05-08 10:34
查看:894次标签:陈勤建民族文化传统节日
任何文化只有将传统特点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与时俱进,才能够保持其生机与活力。没有品牌,民族文化就没有脊梁。我们必须坚持立足自己,突出特色,开发打造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民族文化精品,提高互助民族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5-03-31 13:08
查看:506次标签:王永兴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文化产业文化品牌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和“文化”这两个词无论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国家发展来看都非常关键。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问题很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哲学系教授杨生平主要阐述三个...[详细]
时间:2015-03-25 13:11
查看:2663次
标签:杨生平一体两翼文化产业民族文化文化软实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和“文化”这两个词无论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国家发展来看都非常关键。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问题很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哲学系教授杨生平主要阐述三个...[详细]
时间:2015-03-23 14:47
查看:7339次
标签:杨生平一体两翼文化产业民族文化文化软实力
杨生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当代西方哲学、文化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和“文化”这两...[详细]
时间:2015-03-23 14:22
查看:6030次
标签:杨生平一体两翼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民族文化
杨生平,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当代西方哲学、文化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和“文化”这两...[详细]
时间:2015-03-23 14:22
标签:杨生平一体两翼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民族文化
当前中国存在各种文化因素,有现代和后现代;有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有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有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些并存的因素不能用单一思维去解决,必须分层思考,综合...[详细]
时间:2015-03-23 14:20
查看:4785次
标签:杨生平一体两翼中国文化发展建构民族文化产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