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民心相通在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历史、语言、宗教、风俗等社会生活的民间认知和交流是民...[详细]
时间:2017-06-08 15:45
查看:1226次
标签:张志洲文化中华文化一带一路发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它又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然而事实上,我们的传统习俗蕴...[详细]
时间:2017-06-08 13:31
查看:2272次
标签:端午传统节日习俗文化历史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详细]
时间:2017-06-07 15:06
查看:1353次
标签:古人修身养性智慧文化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32篇,集中记录了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的言论。《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详细]
时间:2017-06-05 14:06
查看:1910次
标签:《荀子》古人智慧文化历史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详细]
时间:2017-06-02 13:36
查看:288次
标签:《这里是北京》唐卡奇遇记(下)唐卡文化历史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详细]
时间:2017-06-02 13:34
查看:343次
标签:《这里是北京》唐卡奇遇记唐卡文化历史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产生于北京的清口大鼓,流行于京津地区。解放前是北京旗人子弟喜演擅唱的曲调。艺人演唱则多见于拆唱节目中,专演此曲种者很少。最早有钟万起、金小山等,稍晚有曹宝禄...[详细]
时间:2017-06-02 13:29
查看:540次
标签:《这里是北京》非遗在北京——《“梅花大鼓”觅知音》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历史
在1885年北京昌平区马志口镇娄子庄村出生了一个名叫张福庭的人,这个原本依靠种地为生的小伙子竟然因为一次意外受伤,开创出了一项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氏正骨。如今100多年过去...[详细]
时间:2017-06-02 13:25
查看:538次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难言之隐说“正骨”》这里是北京正骨文化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深深地影响了智库的发展和建设。互联网对文化智库建设的影响不仅在技术,更在精神——一种开放、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详细]
时间:2017-06-01 09:45
查看:660次标签:柳杰互联网文化智库
屈原不姓屈...[详细]
时间:2017-05-31 13:52
查看:1642次
标签:屈原端午姓氏文化知识
传统节日不单纯是一种仪式,也不是现代语境和政策倡导下的“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充满理想和期待的生活,是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的体现。让节日文化走进生活,把这种记忆放得久一点,把这种节日内涵放得长一点。...[详细]
时间:2017-05-31 09:52
查看:1044次标签:王文超端午节传统节日文化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除了纪念屈原、食粽子、赛龙舟外,你又对端午了解多少呢?通过40秒的小短片,宣讲家网小编带您一起来了解端午节还有哪些有趣的...[详细]
时间:2017-05-26 10:21
查看:1501次
标签:端午节习俗中华传统节日历史文化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 挂艾草、菖蒲、榕枝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详细]
时间:2017-05-23 11:15
查看:590次标签:端午民俗文化
其实,再贵的面膜,也比不上一个微笑带给你的美丽,再贵的化妆品,也不及教养散发出来的品质。...[详细]
时间:2017-05-22 14:27
查看:1332次
标签:教养文化细节学历知识
当博物馆更加热闹起来,当更多国民进入到一个广阔丰盈的世界,社会必会愈发洋溢出浓厚文化气息。而这,正是向更高文明水平迈进的国家应有的精神风貌。...[详细]
时间:2017-05-19 10:55
查看:551次标签:胡宇齐国际博物馆日文化文明
文化传播有多种形式,无论从何种研究角度或何种传播形式加以分析,“丝绸之路”都堪称异质文化传播融汇的标本。文化传播中的各种原理机制,都可以丝绸之路研究为范本。历史上丝路文明的积极扩散与传播推动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详细]
时间:2017-05-18 11:00
查看:1293次标签:杨琳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和为贵”,当今中国则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零和博弈的斗争思维,坚持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以“和”为贵的最...[详细]
时间:2017-05-18 10:35
查看:646次标签:叶小文人类文明文化人文关怀
我们有能力、有经验为畅通“一带一路”贡献力量。我们要以信息互联互通为契机,加快沿线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快电子政务、网络社交等的交流合作,让文化在信息高速路上跑起来。...[详细]
时间:2017-05-16 09:16
查看:867次标签:刘春荣一带一路文化人文交流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 、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3、端午节有为小...[详细]
时间:2017-05-11 13:55
查看:4618次标签:端午节文化屈原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详细]
时间:2017-05-10 15:32
查看:448次标签:端午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