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术界迄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大量的总体性批判、宏观性批判,深刻揭露了其本质和危害。如今,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引向深入,在微观维度和深层意义上进一步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误,同时,坚持立破并举的原则,推进唯物史观的创新性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详细]
时间:2016-02-17 15:01
查看:1331次标签:王广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学术界
历史虚无主义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蔓延泛滥,必有其缘由。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首先就要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是研究其最新手段和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批判针对性强,靶向性强,切实提高理论斗争的成效。...[详细]
时间:2016-02-04 14:47
查看:1366次标签:王广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从建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这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遵循马克思要“把自己的视线移向历史这个人类的...[详细]
时间:2016-01-25 16:41
查看:2551次
标签:马克思主义经典明析重温经典唯物史观唯GDP论
从现实国情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和丰富经验,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国际上也面临着诸多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正是从中国的历史的现实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大政方针和各项切实可行的举措,实现中...[详细]
时间:2016-01-25 08:47
查看:1691次标签:徐鸿武四个全面哲学唯物史观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唯物史观的文艺思想的优良传统。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变化,人们的文艺实践也在发展,文艺理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随着实践的进展,继续进行文艺理论上的创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品格,也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永葆生机的关键。...[详细]
时间:2016-01-21 15:03
查看:1453次标签:董学文文艺思想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没有过时,仍是照耀哲学社会科学前进的指路明灯。学者在研究中,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及其科学结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详细]
时间:2015-12-30 09:16
查看:1402次标签: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贡献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但唯物史观的贯彻往往会遇到教条主义倾向和虚无主义倾向这两大障碍。有教条主义倾向者,总是囿于本本,凡经典里怎么说的,今天也不能出格,不容根据现实予以置疑或否定。...[详细]
时间:2015-12-18 14:26
查看:450次标签:胡培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空前焕发、极大增强,人民主体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更加显现、更加重要。...[详细]
时间:2015-12-16 09:42
查看:3921次标签:张晓林唯物史观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哲学总说明,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我们党的事业就不会有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敏锐的历史眼光,来源于对历史唯物主义...[详细]
时间:2015-12-03 09:07
查看:2427次标签: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唯物史观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新现代性出现的语境为何是复杂现代性的,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多元的关于中国现代性的目标想象,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日益成为差异性社会。...[详细]
时间:2015-11-26 10:32
查看:988次标签:任平唯物史观世界现代化中国道路
创造性的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综合考量政治与经济、政府与市场、经济与社会、中国与世界等多个维度的关系,立足中国的国情,积极借鉴人类优秀经济文明成果,广泛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我国波澜壮阔经...[详细]
时间:2015-11-25 15:09
查看:414次标签:桑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
如何探索抗日战争研究的新方法,成为深入抗战史研究必须解决的课题。将宏大的政治叙事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挂钩,在坚持唯物史观、以历史学为本位的前提下,借鉴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综合考量政治与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互动关系及影响,被不少学者视为深...[详细]
时间:2015-11-25 14:06
查看:906次标签:欧阳恩良唯物史观抗日战争史历史虚无主义
社会政治生活离不开政治哲学的引导。中国的政治建设实践是中国政治哲学的现实基础。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不是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移植”,也不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拷贝”,而是基于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加强当代中国马...[详细]
时间:2015-11-20 14:25
查看:2914次标签:李海洋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不客气地讲,持虚无主义者无历史思维能力,其只要批判和变革,不要继承,割断新旧文化之间的历史联系,思想颓废。
...[详细]
时间:2015-11-17 09:29
查看:1110次标签:邓涛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
对于这样一个集结若干重大历史理论问题、持续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并伴随着大量的具体研究和争论、汇集了几乎所有知名史家积极参与其中的学术现象,需要在充分了解“五朵金花”发生前后实际语境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梳理与分析。...[详细]
时间:2015-11-10 09:32
查看:3825次标签:张越五朵金花历史马克思主义史学唯物史观
构建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学派和话语创新,就将前途光明、灿烂而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形成有品格、有尊严的当代中华思想史学派创新体系和话语体系,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详细]
时间:2015-11-09 13:08
查看:1020次标签:王伟光思想史中国学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我国发展处在新起点、新阶段,既是国际大背景使然,也是由受国际影响的国内形势发展变化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同样是顺国内发展大势而为,是在鞭辟入里地分析国内形势,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详细]
时间:2015-11-03 08:56
查看:1414次标签: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唯物史观科学指南
公正不是永恒的,而是历史的,公正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而且因人而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倡导公平正义的学说。马克思揭示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部揭露...[详细]
时间:2015-10-30 15:23
查看:4803次标签:薛新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唯物史观核心价值观
史学发展必然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体现为现实社会制约或促进着史学发展,现实社会需求成为史学发展的外在推力。另一方面史学研究发挥其致用功能,为现实社会提供历史知识和历史借鉴,影响着现实社会的进程。...[详细]
时间:2015-10-30 10:18
查看:966次标签:左玉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在学术界暗流涌动,时隐时现,而且开始从学术领域向互联网及新媒体等领域扩展。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问题上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把支流当主流;把预设当前提;把演义当历史;把八卦当真实;把恶搞当时尚。必须坚持“三个自信”,用唯物史观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详细]
时间:2015-10-10 13:09
查看:409次标签:虚无主义唯物史观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