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性,既是改善流动性结构状态的一种具体方法,又是体现“松紧适度”的动态标准。这种方法的改善和标准的优化,最终必然提升我国货币的乘数效应和效力,这既是稳增长所要求的最重要目标,又是走出市场流动性“脱实向虚”和“苦乐不均”的必然过程。...[详细]
时间:2014-12-25 10:48
查看:716次标签:杜静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我国现在的货币政策正在向宽松转变,比如大家预期还会进一步降准,这反映了我国在新常态下要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任务,还要很好的稳增长,货币政策会转向宽松。可以说,这种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复苏,完成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会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4-12-17 15:01
查看:1665次标签:张成思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全球化新常态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详细]
时间:2014-12-16 08:39
标签:贾康新常态经济工作会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详细]
时间:2014-12-16 08:39
查看:4331次
标签:贾康新常态经济工作会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12月11日在北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详细]
时间:2014-12-12 15:13
查看:1890次标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经济蓄势货币政策
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详细]
时间:2014-12-12 10:27
查看:933次标签: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详细]
时间:2014-12-12 10:26
查看:504次标签:货币政策稳定增长经济
针对央行日前不对称降息的决定,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在“财经年会2015”上表示,下调基准利率直接目的是缓解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难题,并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向,也不能理解为货币政策的放松。...[详细]
时间:2014-12-04 16:45
查看:640次标签:胡晓炼货币政策金融领域央行金融改革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央行明年降低融资成本的压力依旧不减,如果经济增速依旧在底线附近徘徊,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必要性将会加大,“花样放水”效果不彰的情况下,降息降准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有可能多次亮相。...[详细]
时间:2014-12-04 14:52
查看:919次标签: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实体经济融资
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和社会消费还没有被完全被激活,经济结构转型仍需要大力推进改革。中国稳增长目标的压力以及改革顺利进行所必需的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促使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原因。...[详细]
时间:2014-12-03 09:25
查看:778次标签:宋清辉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目标宏观经济
金融改革不能只谈金融改革,还有很多配套的改革要考虑进来。比如,不能光谈利率市场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源价格的合理定价都很重要。如果后两个改革没有做好,光推进利率市场化,反而会造成更多的资本流向回报不高的行业或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比较大的行业,进一步加大扭曲。所以...[详细]
时间:2014-11-28 10:05
查看:1470次标签:倒逼改革风险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在当前,从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出发,若要聚焦讨论经济增速问题,关注的重点除了由就业所引起的社会稳定问题外,不是其他,恰恰应是如何防止一系列债权债务链断裂现象的蔓延,这是当务之急,这是大局。...[详细]
时间:2014-11-27 13:31
查看:1421次标签:宏观调控底线思维货币政策夏斌
当前不少市场人士预测国内央行货币政策将全面逆转,即全面降准降息,就是建立在完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上,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刺激企业投资及个人消费,以此来推动经济增长。...[详细]
时间:2014-11-14 14:15
查看:406次标签:货币政策易宪容调整GDP
美国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经济前景良好,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需环境,而且QE退出是渐进的,其影响将逐步释放。从积极意义上看,如果美国QE退出过程中一些资本回流到发达国...[详细]
时间:2014-11-02 10:48
查看:8252次
标签:美联储货币政策美国QE
由于经济结构与其他新兴市场区别很大,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性远远好于其他新兴市场和多数发达国家,单纯的经济冲击不可能倾覆中国,中国依然能够保持全球经济大国中相对良好的状况,但我们不可忽视社会矛盾激化的风险,不可忽视贸易伙伴危机将给我们带来的冲击。...[详细]
时间:2014-10-31 13:23
查看:477次标签:美联储历史货币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于今年10月底完全结束量化宽松(QE)政策,新兴经济体能否承受美联储退出QE的冲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刚刚结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详细]
时间:2014-10-16 09:06
查看:8384次
标签:美联储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融资
财政部长楼继伟也指出,政府并不会由于单个经济数据的变化对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而最近央行的货币政策实际操作的重点则放在定向型调整上,放在如何降低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并让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及中小企业上。...[详细]
时间:2014-10-10 13:57
查看:530次标签:货币政策改革经济增长
央行目前正在研究PSL的创设,其目标就是借PSL的利率水平来引导中期政策利率,以实现央行在短期利率控制之外,对中长期利率水平的引导和掌控。...[详细]
时间:2014-07-14 14:32
查看:527次标签:周小川货币政策货币工具
当前,货币量不是紧缺而是过多,货币流动不畅通,利率传递机制不完善,乔瑞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降准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货币进一步增加,冲抵美国QE(量化宽松政策)紧缩效应,维持房地产等资产泡沫。实体经济未必能从降准中获取好处,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许因为房地产的持续...[详细]
时间:2014-06-25 14:23
查看:620次标签: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内科病
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挖掘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当前更为重要。李克强总理表示,持续下好中国经济这盘棋,实现升级是方向,这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详细]
时间:2014-05-30 14:27
查看:976次标签:经济货币政策央行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