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的精神就是一种民主的精神,就是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学习好、贯彻好这种精神,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走进基层,走到群众中...[详细]
时间:2016-03-31 17:43
查看:1213次
标签:杨宜勇以人民为中心两会精神人民主体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让我们的改革真正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之所在。...[详细]
时间:2016-03-24 15:23
查看:788次标签:刘凤义供给侧改革经济新常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既是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明确要求,代表着新闻舆论工作乃至全党各项工作的大方向。我们当铭记在心,身体力行,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全体人民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鼓与呼。...[详细]
时间:2016-03-21 14:13
查看:677次标签:杨英杰新闻舆论工作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其间也遇到过通货膨胀、政治风波、企业大规模亏损、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重大流行病害等一系列重大挑战,但我们都成功应对和克服了。总结这些年的发展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完善和提升发展理念,用新发展...[详细]
时间:2016-03-10 09:05
查看:1201次标签:李培林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小康社会
网络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现阶段党对网络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网络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详细]
时间:2016-02-04 15:25
查看:744次标签:陈文旭网络文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从这一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在分析和论述生产关系时,一刻也没有离开生产力,而是紧密联系生产力,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详细]
时间:2016-02-02 10:06
查看:991次标签:陈光林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详细]
时间:2016-01-29 08:46
查看:1118次标签:习近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以人民为中心十三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要做到认识到位,更要在践行上下更大的功夫。...[详细]
时间:2016-01-27 09:01
查看:538次标签: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十三五群众利益
政治经济学研究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对象,以促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为己任。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经济规律,揭示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规律。因此,它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详细]
时间:2016-01-25 14:24
查看:1641次标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详细]
时间:2016-01-21 13:45
查看:801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党对执政规律的清醒认识,也是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进程中得出的根本准则,更是我们党不变的信念与坚定的...[详细]
时间:2016-01-21 09:51
查看:1895次
标签:杨治安民心政治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
融汇于执政为民的新实践,“人民”是不变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6-01-18 14:33
查看:311次标签: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服务发展理念治国理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让全体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详细]
时间:2016-01-12 14:20
查看:854次标签:蒋文玲以人民为中心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个体身心发展需要是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详细]
时间:2016-01-11 14:30
查看:961次标签:赵为粮以人民为中心五大发展理念教育发展
理念指引方向,发展理念表明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决定着发展的目标指向。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念,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详细]
时间:2016-01-06 15:55
查看:439次
标签:颜晓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理念指引方向,发展理念表明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决定着发展的目标指向。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理念,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也就是经济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这一发展理念...[详细]
时间:2016-01-06 08:54
查看:820次标签:颜晓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深刻变革中国发展全局的新理念,“五大理念”根植于中国发展的实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将中国的发展比作一艘大船的话,那“创新”是桨,“协调”是舵,“绿色”是壳,“开放”是帆,“共享”是锚,五种因素相互配合,共同保证中国这艘大船乘风而动,破浪前行。...[详细]
时间:2016-01-05 14:40
查看:2025次标签:王永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小康社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空前焕发、极大增强,人民主体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更加显现、更加重要。...[详细]
时间:2015-12-16 09:42
查看:3917次标签:张晓林唯物史观十三五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详细]
时间:2015-12-11 14:20
查看:847次标签:梅敬忠中国精神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艺术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并且深谙“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催生了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要。...[详细]
时间:2015-12-02 14:13
查看:660次标签:孙来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