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11月18日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分别为展览题写序言。...[详细]
时间:2024-11-20 09:28
查看:278次标签:中法建交60周年唐代中华文明
射艺类赋作则如白居易《射中正鹄赋》、元稹《观兵部马射赋》等。这些种类多样的游艺赋,反映了唐人多彩的精神生活与丰富的文化意蕴。...[详细]
时间:2024-03-11 15:43
查看:183次标签:唐代游艺娱乐民俗文化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变革在城市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许多学者将城市研究重点集中在宋代,实际上唐代中期城市发展与变革的特征就十分明显。...[详细]
时间:2024-02-05 11:09
查看:264次标签:唐代城市发展城乡关系
唐代长安城通过对居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严格管控,将城区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区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思路和制度产生变化。由唐到宋逐渐形成由政府主导、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适时调整规章制度的模式,管理中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逐渐渗透到城市...[详细]
时间:2022-12-22 09:01
查看:240次标签:城市管理唐代社区公共空间
暑假期间,上海闵行博物馆举办的历史主题展吸引不少观众,来自陕西西安博物院的130余件/组唐代精品文物,为观众描绘了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详细]
时间:2022-07-22 15:04
查看:846次
标签:展览文物唐代
端午节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详细]
时间:2021-06-11 17:11
查看:2220次
标签:张勃端午节唐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端午节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同时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详细]
时间:2021-06-11 17:11
标签:张勃端午节唐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张勃研究员指出,唐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顺天应时,辅赞时节;第二,重视伦理、崇尚忠孝;第三,全生避害,益寿延年;第四,娱乐狂欢,激扬劲健。...[详细]
时间:2021-06-11 17:08
查看:1374次
标签:张勃唐代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唐代以前,端午节是一个很严肃的节日。而到了唐代,由于疆域扩大、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人们已经不在乎过去的一些端午节禁忌了,尤其是在皇室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端午节逐渐演变成带有全民狂欢...[详细]
时间:2021-06-11 17:04
查看:1380次
标签:张勃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唐代
节日是时间的驿站,生活的华章。与平常日子互相穿插协调,一弛一张,共同决定着日常生活的节奏。唐代端午节是在继承前代端午节习俗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结果,对于端午节的传播和传承产生了重要...[详细]
时间:2021-06-11 17:00
查看:1767次
标签:张勃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唐代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详细]
时间:2021-02-18 11:19
查看:190次标签:崔液《上元夜》唐代
如果说一个节日具有特定名称、特定空间、特定活动、特定情感,那么中秋节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唐代一方面延续了中华民族关注月亮的古老传统,另一方面又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赋予了八月月亮以非...[详细]
时间:2019-09-12 14:41
查看:845次
标签:张勃中秋节唐代起源知识
筝是唐代人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因战国时期曾在秦国(现在的陕西省)一带广泛流传,故后世将其称为秦筝。走在唐都长安的大街上,随时都可能听到美妙的秦筝。...[详细]
时间:2019-08-26 13:38
查看:505次标签:邵凤丽筝唐代
德国汉学家萧婷这部报告,对杨良瑶神道碑铭内容提出了探讨,讲述了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的过程,同时深入探讨中国唐代外交仪节,对大家正确认识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研究方向。 ...[详细]
时间:2019-07-11 11:09
查看:1391次
标签:萧婷杨良瑶黑衣大食唐代外交礼仪
唐代妇女的“袒装”在中国古代妇女研究之中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它代表了古代妇女解放的一种自由的风貌。那它解放的意义在哪里?李志生教授通过讲座为我们解答。...[详细]
时间:2019-07-03 11:02
查看:1008次
标签:唐代妇女袒装文化
我们从唐诗的描写和出土的古墓壁画中可以捋出袒装在唐朝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不同身份的人身着的“袒装”。...[详细]
时间:2019-06-14 15:46
查看:547次
标签:唐诗壁画袒装唐代
我们用儒家“短毋见肤,长毋被土”“拥蔽其面”的理论来衡量唐朝妇女着装是不符合礼教的基本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唐朝妇女在传统社会里有着一定解放的意义。...[详细]
时间:2019-06-14 15:37
查看:801次
标签:袒装唐代传统礼数儒家
通过古代名家的绘画我们可以发现,袒装概括为低胸装和透装两种,通常为三件套或四件套,由裙、衫、帔和半袖衫组成。...[详细]
时间:2019-06-05 17:03
查看:567次
标签:唐代妇女袒装样式
“夜市千灯照碧楼,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建的《夜看扬州市》描绘了扬州夜市的繁华景象,市民们彻夜奏乐唱歌,直到天明。这首诗实际上反映了唐代大都市从封闭到...[详细]
时间:2018-12-20 09:23
查看:922次
标签:宁欣王建扬州唐代城市发展
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从美国留学归来,他们受邀加入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家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社”,投身于对中国古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发现之中。他...[详细]
时间:2018-11-14 16:11
查看:440次
标签:佛光寺探秘中国营造社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