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详细]
时间:2024-07-30 14:21
查看:915次标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华文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文化符号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聚合式”的传统大节,是传统信仰、天人观念、民俗礼仪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春节正在走向国际化,无论是其自身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逐渐取得的国际影响力,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的“聚合性节日”。当前,春节的国际传播仍存在节日仪式驳杂、文化符号缺乏提...[详细]
时间:2024-02-20 14:54
查看:309次标签:中国春节国际传播文化符号文化产品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儿女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详细]
时间:2020-05-15 09:33
查看:563次
标签: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符号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记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注重从中华文化发展传承的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演进过程,进而深度把握其理论内涵。...[详细]
时间:2020-05-08 09:34
查看:639次标签:张健文化符号文化心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源自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详细]
时间:2020-05-08 09:12
查看:634次标签: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文化符号文化心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庆祝新年是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使用的历法不同,一年的开端也有所不同。在使用公历的同时,中国人还沿用了传统历法,有自己新年的开端,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元旦与春节虽然都是...[详细]
时间:2020-01-23 10:36
查看:2880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庆祝新年是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使用的历法不同,一年的开端也有所不同。在使用公历的同时,中国人还沿用了传统历法,有自己新年的开端,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元旦与春节虽然都是...[详细]
时间:2020-01-23 10:34
查看:30959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庆祝新年是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使用的历法不同,一年的开端也有所不同。在使用公历的同时,中国人还沿用了传统历法,有自己新年的开端,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元旦与春节虽然都是...[详细]
时间:2020-01-23 10:25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庆祝新年是十分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使用的历法不同,一年的开端也有所不同。在使用公历的同时,中国人还沿用了传统历法,有自己新年的开端,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元旦与春节虽然都是...[详细]
时间:2020-01-23 10:25
查看:1297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之所以能够传承久远,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每一代人都在传承它。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将春节继续传递下去。文化需要交流、共享,我们要传播春节文化...[详细]
时间:2020-01-23 10:23
查看:642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从时间角度看,过春节就是新年对旧年的取代。面对新生的时间和即将到来的春天,人们要举行庆贺仪式。过年的习俗包含着驱凶祈吉的寓意,其中放鞭炮是典型的驱除凶邪的习俗活动。正月初一既是一年...[详细]
时间:2020-01-23 10:22
查看:677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春节的文化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词:更新、庆贺、祈吉、迎春、团圆、和谐。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将春节继续传承下去。[详细]
时间:2020-01-23 10:21
查看:2217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春节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文化识别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体现在语言、活动和实物等方面。春节符号的表意,有因音成义、因色成义、因形成义...[详细]
时间:2020-01-23 10:19
查看:654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作为传统新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春节大在哪里?大在节期之长、内容之多、过节者之众、受重视程度之高。[详细]
时间:2020-01-23 10:18
查看:713次
标签:张勃春节民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符号
秦汉时期民族文化共同体已经形成,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详细]
时间:2018-11-14 09:30
查看:1541次
标签:王子今秦汉文化符号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文山认为,互联网无远弗届,无须特定地点,无须超大的空间,且具备机动立即的传播特性,它是当下这个时空背景下推广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选择。它的优势没有任何载体可以比...[详细]
时间:2018-05-24 09:20
查看:375次
标签:中国风文创文化意味文化符号文化
距今五千年左右,成熟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从那时起,中国的信仰文明、生产文明、生活文明,以及物质文明便形成了基本的文化系统。以龙凤为中心的图腾信仰系统便一直传承发展到今天。...[详细]
时间:2017-12-04 16:31
查看:6714次
标签:龙的传人龙文化文化符号神话叙事龙图腾
没有大运河滋润出“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扬州,就不会有十数种地方戏曲汇聚这里的堂会,就不会有后来它们同聚北京“九门轮转”演出中的借鉴、杂交、融合。“徽班晋京”,在扬州埋下伏笔;是大运河的腹胎,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详细]
时间:2017-09-06 13:38
查看:993次标签:京杭大运河文化符号
传统语言的严谨与网络语言的鲜活,并非鱼与熊掌般的矛盾。眼下而言,相信汉语言的自我净化“功力”,可以在欢迎美好网络流行语的同时,坚守好汉语言文字的“纯净花园”,这也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文化自觉。...[详细]
时间:2016-12-22 09:49
查看:396次标签:邓海建汉语年度汉字网络流行语文化符号
桥是杭州的文化符号。杭州自古多桥:许仙与白娘子相会在断桥,苏小小埋骨西泠桥,苏堤六桥碧波掩映,拱宸桥连通运河两岸,钱塘江大桥横跨怒潮……古朴文雅辉映现代气派,透出杭州融汇古今、灵动...[详细]
时间:2016-08-30 09:03
查看:2605次
标签:G20峰会杭州峰会杭州西湖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