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一个“90后”表达热血沸腾的字,却用来形容一个“呼吸都不敢太大声”的地方,这样戏剧性的对比,足够让人点开这部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看看历史、传统和文化,如何一脚踏进了年轻人的心灵。...[详细]
时间:2016-04-07 08:52
查看:546次标签:传统文化纪录片文明古国文化符号
北京古旧四合院不仅是珍贵的历史传统建筑,更是老北京的传统文化符号。然而,这些危旧的百年老院使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详细]
时间:2015-10-15 10:35
查看:1332次
标签:四合院文化符号传统建筑大栅栏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吃蘑菇踩乌龟顶砖块的马里奥大叔刚刚度过了30岁生日。如今,这个最初用像素表示的意大利水管工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文化符号。...[详细]
时间:2015-09-16 09:34
查看:1125次
标签:马里奥游戏管道工文化符号超级马里奥
端午节寄托着人们内心丰富的文化情感、厚重的家国情怀。然而,随着时光流逝、社会变迁,插艾挂菖、祭龙祭屈这些传统的过节形式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除了几个粽子、一天假期,很多人淡忘了端午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甚至将它称为“最熟悉的陌生节日”。...[详细]
时间:2015-06-23 08:32
查看:339次标签:端午节端午习俗文化情感文化符号
张岩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文论、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在本报告中,张老师对韩寒这个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解释了“‘韩寒’为什么这样红” 的原因。 “韩寒...[详细]
时间:2014-01-10 15:04
查看:1524次
标签:张岩冰韩寒网络文化文化符号小说
1.及时的转型——关注社会重大事件。
2.被塑造成边缘的存在,边缘意味着自由,可以使他是热点,处于被关注的状态。
3.性别意识:彰显男子汉气概。
...[详细]
时间:2014-01-10 15:02
查看:517次
标签:张岩冰韩寒网络文化文化符号小说
1.网络是“语言的狂欢”的场所,韩寒语言的表达方式恰好适合网络,但是缺乏深度的思考和成熟的叙述方式。
2.永远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发表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详细]
时间:2014-01-10 14:59
查看:479次
标签:张岩冰韩寒网络文化文化符号网络需求
1.他的出名不是靠写作,而是依靠媒体成为热点人物。
2.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教育制度的不满成就了韩寒,他成为年轻人发泄不满的符号,成为年轻人叛逆的青春偶像。
3...[详细]
时间:2014-01-10 14:56
查看:412次
标签:张岩冰韩寒网络文化文化符号社会需求
1、韩寒是谁?
2、“方寒大战”——韩寒的作品是否是代笔。
...[详细]
时间:2014-01-10 14:53
查看:917次
标签:张岩冰韩寒文化符号网络文化小说
孔子学院目前已经如同雨后春笋,在全球各地铺展开来。从授课内容来看,汉语汉字无疑是其首要内容,孔子、书法、长城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亦在其授课名录之内。与之相反,中国现当代的文化符号,诸如科技名人、流行文化等未曾得到足够的关注。对此,我们所存的疑问是,究竟什么...[详细]
时间:2013-05-02 13:42
查看:585次标签:古今之变古今之争现代性文化符号共通感
将记忆中的厚重文化展现出来,不仅仅是繁荣文化事业,更是让“家乡的味道”成为诱人的味道。” 文化的味道,不仅仅是一种记忆,不仅仅是一种历史,不仅仅是一种亲和力;更是一种形象力,一种竞争实力,一种现代和历史的交集。...[详细]
时间:2013-04-17 15:31
查看:517次标签:文化载体文化符号文化空间文化名城文化底蕴特色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北影厂拆迁事件,在经过老职工和文物保护专家多方力量奔走呼吁后,近日终于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指示,看到了保留下来的曙光(详见光明日报2月1日头版《城市化,别把文化“化掉”》)。
而就在光明日报报道此事...[详细]
时间:2013-02-04 10:01
查看:332次标签:光明言论文化城市化雾霾天气文化符号老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