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详细]
时间:2021-01-12 10:47
查看:386次标签:李培林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详细]
时间:2021-01-12 08:50
查看:360次标签:李培林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中国经验”的产生,在世界范围内使人们重新思考和审查历史发展前景的可能性。因为在“中国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东方现代化”道路是开放的、包容的、走向文明融合而不是文明冲突的道路。中国一系列的国际国内政策所显示的走大国和平兴起道路的决心,将会改变和修订“西方现代化”...[详细]
时间:2020-12-07 10:46
查看:448次标签:李培林社会学经验科学
格兰诺维特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一出手就是经典,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诸多领域都负有盛名,并多次获得引文桂冠奖。他提出的“弱关系”“嵌入”等学术概念,甚至成为引领一个学术流派的符号。...[详细]
时间:2020-11-02 11:27
查看:359次标签:李培林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是我们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让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生活的重大任务。...[详细]
时间:2020-04-22 10:02
查看:469次标签:李培林民生保障制度统筹城乡
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强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方面制度建设,在推动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不断取得新成效,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详细]
时间:2020-04-22 09:04
查看:434次标签:李培林民生保障制度“两个一百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详细]
时间:2019-01-08 09:40
查看:464次标签:李培林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建设
面对我国社会治理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把社会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详细]
时间:2018-02-11 09:41
查看:1339次标签:李培林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详细]
时间:2018-02-06 09:59
查看:1001次标签:李培林新时代社会治理网络空间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在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是一个以教师、医生、律师、工程师、经济师、科研人员、记者、编辑、演员、作家、艺术家等为主体的职业群体。这个群体以高学历和脑力劳动为特点,我国习惯称之为“知识分子”。...[详细]
时间:2018-01-29 09:37
查看:822次标签:李培林“四个自信”中产阶层
近5年来民生建设的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跨越了一大步。...[详细]
时间:2017-09-04 13:21
查看:949次标签:李培林民生建设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根据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变化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以绝对标准定义中等收入群体,那么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就像一定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会不断减少一样,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和规模都会持续地增加。但是,如果以相对标准来定义中等收入...[详细]
时间:2017-07-17 13:34
查看:789次标签:李培林中等收入消费就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新的阶段。...[详细]
时间:2017-03-31 09:43
查看:1579次标签:李培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体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重要保障。...[详细]
时间:2017-03-31 09:34
查看:1492次标签:李培林四个全面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以后前30年的发展,与我们正在进行的后30年的发展,似乎是两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大阶段。我曾经用“经济起飞阶段”和“新成长阶段”来概括,但还不能说非常准确,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详细]
时间:2017-03-06 09:44
查看:458次标签: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已有治理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联动融合,应对社会治理新挑战。要采取具体措施创新社会治理理念、主体和职能、目标任务、方式方法、考核评价五大体系,努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为建设一个既充满...[详细]
时间:2017-02-16 10:33
查看:1460次标签:李培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考核评价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详细]
时间:2017-01-23 08:59
查看:1295次标签:李培林中国特色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民生是人心向背的风向标、社会舆论的晴雨表、发展信心和决心的压舱石。社会要保持和谐稳定,国家要保持长治久安,就要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详细]
时间:2016-08-08 14:08
查看:463次标签:李培林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中等收入陷阱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要理解新情况、把握新趋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抉择。...[详细]
时间:2016-08-08 09:36
查看:693次标签:李培林新发展理念创新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
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经验,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详细]
时间:2016-05-24 14:08
查看:900次标签:李培林大变革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