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比较方法用于政治学分析由来已久。比较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政治学分支学科,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这些国家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如何实现现代化、怎样获得持续发展,成为比较政治学重点关注的问题。...[详细]
时间:2021-10-25 11:05
查看:361次标签:杨光斌比较研究治理效能
在建党百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详细]
时间:2021-03-30 09:33
查看:525次标签:杨光斌党史方法论马克思主义
在建党百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详细]
时间:2021-03-29 14:13
查看:440次标签:杨光斌历史政治学党史学习方法论
历史反复证明,作为一国政治制度重要内容的民主制度必须扎根本国社会土壤,其运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社会条件的匹配程度。一些国家盲目移植西方民主制度,轻者造成无效治理,重者导致国家动荡。...[详细]
时间:2021-02-04 15:41
查看:302次标签:杨光斌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历史反复证明,作为一国政治制度重要内容的民主制度必须扎根本国社会土壤,其运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社会条件的匹配程度。一些国家盲目移植西方民主制度,轻者造成无效治理,重者导致国家动荡。...[详细]
时间:2021-02-04 10:43
查看:330次标签:杨光斌政治制度民主制度
如果说美国政治学主要是研究“好制度”,那么西方经济学则主要是研究“好政策”。“好制度”就是社会中心主义的“去国家化”的现代化研究和民主化研究,“好政策”就是以私有化、自由化为主线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详细]
时间:2020-11-02 11:19
查看:525次标签:杨光斌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治理
在观念交锋与文明互鉴中,中国政治学在涉及“国家”的一些关键词上进行了护卫性建构,初步形成了自主性政治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基础。...[详细]
时间:2020-07-08 09:11
查看:582次标签:杨光斌抗疫斗争国家治理理论
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中国自古有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无近代意义上的政治学科,因此百年来传入中国的有欧洲制度主义政治学和美国个体权利政治学等。...[详细]
时间:2020-05-06 09:13
查看:321次标签:杨光斌历史政治学研究路径
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中国自古有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无近代意义上的政治学科,因此百年来传入中国的有欧洲制度主义政治学和美国个体权利政治学等。...[详细]
时间:2020-05-06 09:13
查看:512次标签:杨光斌历史政治学研究路径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分局一间小小的陈列室里,杨光斌的肖像居中悬挂。30年来,他的事迹,一直印刻在当地群众心里。...[详细]
时间:2019-11-28 11:18
查看:656次标签:英雄烈士谱纪念杨光斌
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不是体现在政府形式上,而是体现在治理能力上。而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是制度整合力,因此治理能力又与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详细]
时间:2019-09-03 14:37
查看:404次标签:杨光斌国际比较中国政治优势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稳定和活力不可或缺。稳定是民众安居乐业的前提,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尤其如此。实现稳定和活力的有机统一,经济和政治上的制度安排至关重要。但是,并非所有制度都能保持稳定、激发活力。...[详细]
时间:2019-06-28 08:58
查看:342次标签:杨光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有着近14亿人口,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让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使中国社会展现出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生动图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详细]
时间:2019-06-27 09:54
查看:394次标签:杨光斌制度建设科学性民主性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稳定和活力不可或缺。稳定是民众安居乐业的前提,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尤其如此。实现稳定和活力的有机统一,经济和政治上的制度安排至关重要。...[详细]
时间:2019-06-27 08:58
查看:476次标签:杨光斌政治制度民主政治
在中国,不明白话语权本身的意义以及中国建构自己话语权的必要性,就无法真正做到理论自信,也无法更好地引导他人,严重的则会导致颠覆性战略性错误。...[详细]
时间:2018-09-10 09:36
查看:1202次
标签:杨光斌话语权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自信中国道路
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当务之急是从对西方理论的“注经”中走出来。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世界历史与政治等的比较中进行理性研究,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主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起中国政治学、中国经济学、中国社会学等。...[详细]
时间:2018-03-09 09:09
查看:462次标签:杨光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国家安全
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当务之急是从对西方理论的“注经”中走出来。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世界历史与政治等的比较中进行理性研究,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主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起中国政治学、中国经济学、中国社会学等。这不是一蹴而就...[详细]
时间:2018-03-08 16:51
查看:576次标签:杨光斌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国家权力
意识形态之争是诱发冷战的根源,因此形成于冷战之中的思想、社会科学无不为意识形态权力服务,无不是追求以观念打败对手。两极对立的阵营是这样,在各自阵营内部也是如此,如哈耶克追求的就是“以观念打败观念”,即新自由主义打败凯恩斯主义。...[详细]
时间:2018-01-16 10:46
查看:1161次标签:杨光斌意识形态国家权力
意识形态之争是诱发冷战的根源,因此形成于冷战之中的思想、社会科学无不为意识形态权力服务,无不是追求以观念打败对手。两极对立的阵营是这样,在各自阵营内部也是如此,如哈耶克追求的就是“以观念打败观念”,即新自由主义打败凯恩斯主义。...[详细]
时间:2018-01-16 10:34
查看:1020次标签:杨光斌意识形态脱贫攻坚
作为文明型国家,中国追求的不是西方国强必霸的帝国主义逻辑,而是共建共享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沿着十九大开辟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古老理想。...[详细]
时间:2017-12-28 08:45
查看:489次标签:杨光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