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尤其是政治学者以谈论政治为天职,但是有时因为受狭隘的甚至是虚假的政治观的支配,很多人谈的政治必然是不靠谱的,与“治国之道”背道而驰。这并不是说不能谈论政治,但是必须首先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乃至“博学的无知”,必须承认自己之所见不过是管中窥豹。...[详细]
时间:2016-02-22 13:19
查看:830次标签:杨光斌政治国家权力民生
中、美两国变革的结果是在既有的社会政治制度下,以经济的办法解决政治问题,并以革命性变革推动了经济转型。不但是这次,美国历史上多次危机不单单是经济危机,而是因为政治制度弊端诱发的,比如1929年大危机,但总是以经济的方法得以解决,比如“罗斯福新政”。2008年金...[详细]
时间:2016-01-11 13:10
查看:1315次标签:杨光斌大国兴衰战略抉择政治结局
民主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有“致治”即国家得到治理,“致治”让民主更实在,更饱满,也更可爱。没有治理的民主,民主最后必然被污名化,空喊民主最后反而败坏了民主的声誉。当然,为了让中国更美好,拿放大镜看中国问题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执政者的治理能力也会因为社会压力的存在...[详细]
时间:2016-01-11 09:29
查看:822次标签:杨光斌民主政治常识执政者
西方的“价值战”是为资本权力全球化的利益需要而建构起来的一套价值体系。以价值而判断敌友,让西方国家彻底陷于敌我不分的困局之中,陷于恶性循环之中。西方人不会自动停止其“价值战”战略,但这一战略将会伴随着其实力的下降和对世界造成的破坏性而失去战略意义并贻害西方自己...[详细]
时间:2015-12-22 14:39
查看:2039次标签:杨光斌意识形态国家安全恐怖组织
在政治学中,“合法性”这个概念讲的是民众对政府的一种心理上认同和自愿服从的问题。因此,它不但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且是一个与政治相关的问题,表达的是一种政治秩序观。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这个概念的滥用产生了一些相应政治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正本清源。...[详细]
时间:2015-11-23 14:59
查看:1204次标签:杨光斌合法性政治政府
政党不但要面对传统社会与现代政治之间的挑战,还要处理世俗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地区是最有名的恐怖势力据点。这只是极端宗教势力的外部渗透,更大的挑战是巴基斯坦内部的宗教势力。...[详细]
时间:2015-10-26 09:12
查看:465次标签:杨光斌政治制度政党宗教社会结构
TPP暴露了美国已经不再自信的心态。在全球化时代,而且在中国经济的触角已经无处不在的时代,甚至在中国与TPP的主要国家已经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条件下,排斥中国的效果到底有多大?经济上的拉帮结派与全球化时代明显背道而驰。...[详细]
时间:2015-10-19 13:11
查看:381次标签:杨光斌TPP经济权力国家利益
为了防止集权,美国设计了一套分权与制衡体制。在这个看上去超级稳定的结构中,分权与制衡使美国的最高权力分散到国会、行政和法院,这就为党派和利益集团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详细]
时间:2015-07-15 13:36
查看:1848次标签:杨光斌福山美国政治制度
找出基于自己文明基因的民主模式,不但回答了作为“历史的终结”的自由主义民主为什么在不同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的问题,还可能是自由主义民主的一种替代性模式。...[详细]
时间:2015-06-15 09:13
查看:1363次标签:杨光斌国际政治民主政治政治冲突
在民主发生学上,西方国家的选举民主来得比宪政民主、分权民主都更晚,而且美国的立国原则即宪法是通过协商民主而建立起来的。但是,美国却刻意对发展中国家推广一种形式的民主即事实上的“党争民主”,而“党争民主”如果发生在缺少同质性“基因”的社会,势必会导致前述的种种恶...[详细]
时间:2015-05-19 15:02
查看:901次标签:杨光斌西式民主化政治意识形态两大阵营
民主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了。尤其是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不但是经济上的,更是政治社会上的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其中民主政治的成长轨迹更值得书写。...[详细]
时间:2015-04-13 08:46
查看:1025次标签:杨光斌民主改革国家治理
没有自己的概念、理论、方法所构成的“话语权”,构成了百年中国社会科学的总体性特征。这也意味着思想的贫困,进而危及国家安全。在他国化百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时代应该到来了,“游离中国”的社会科学应该“回到中国”了!...[详细]
时间:2015-04-10 10:00
查看:630次标签:杨光斌“回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验
亚投行其实是一种天下观的体现,是“民本”在另一个场域的延伸。西方人也许一时难以理解,他们要习惯中国人的文明规则,需要亚投行这样的国际机构长期有序有效地运行。...[详细]
时间:2015-04-01 14:54
查看:582次标签:杨光斌亚投行国际体系
世界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时代,政治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世界的轮子转得更快了。台湾地区是这样,香港地区也是这样,世界其他地区也基本如此。那种发展经济就会“一俊遮百丑”的观念属于过去时,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后物质主义时代的政治问题。...[详细]
时间:2014-12-05 08:45
查看:485次标签:杨光斌台湾选举经济决定论
当西方人心目中的属于个人权利范畴的自由的民主延伸到其他文化—文明时,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自由主义民主”就变成了“民族主义民主”和“伊斯兰主义民主”,或者演变成“民粹主义民主”。显然,这些变种后的“民主”的冲突属性就会得到加强,它们甚至会压制和摧毁原生态的...[详细]
时间:2014-11-15 14:26
查看:5784次标签:杨光斌民主政治冲突文明冲突
“国家治理”概念在世界政治中的优势不仅来自中国良好的政治实践,更重要的是这个概念本身真实地反映了国家政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人战略性务实主义的深刻洞见。...[详细]
时间:2014-08-04 09:24
查看:1194次标签:话语权杨光斌国家治理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如埃及、泰国、乌克兰,正在挑战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当做圣经的民主化理论命题,诸如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中产阶级带来民主、民主有利于民族和解。...[详细]
时间:2014-03-31 15:07
查看:1370次标签:杨光斌民主化理论民主政治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正相关关系应该来自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他把活跃的乡镇自治和发达的公民团体的活动本身视为民主。但是,所有热心于民主化的人似乎都忘记了托克维尔的“民情说”,美国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其地理位置、法治精神和公民守法而又关心公共事务的民情。换言...[详细]
时间:2014-03-17 09:31
查看:701次标签:民主化理论杨光斌乌克兰民主政治
如果说中国曾经因为落后的观念和缺失权威政府而失去了第一次现代化的机遇,而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的中国改革的成功以及苏联改革的失败同样证明了观念以及权威的重要性。首先,改革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观念的体现;其次,中苏改革的差异在于,邓小平多次说可以试错,不行就收回来...[详细]
时间:2014-03-04 14:19
查看:1370次标签:集权杨光斌分权国家治理体系有能力的有限政府
...[详细]
时间:2013-09-12 14:44
查看:2059次标签:杨光斌舒卫方公正社会国家治理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