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是民族自强自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决定一个文明形态未来命运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对依靠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伟业高度自信,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成就及其重要价值。“第二个结合”升华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实现了对中华文明文化主体性的创新重构。...[详细]
时间:2024-12-26 15:18
查看:373次标签:中华文明文化交融中华民族
新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一定能让这一瑰宝不断焕发新光彩,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详细]
时间:2024-12-26 13:23
查看:1404次标签:中医药学中华文明人民健康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必将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更大贡献。...[详细]
时间:2024-12-25 14:21
查看:457次标签:博物馆文物中华文明文化强国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详细]
时间:2024-12-25 11:39
查看:653次标签:文明交流互鉴文明观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详细]
时间:2024-12-25 11:39
查看:528次标签:文明交流互鉴文明观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今日之中国,一处处文化古迹、一条条文化街区、一件件文物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这一主题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之中。踏访古城、触摸历史、寻访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详细]
时间:2024-12-24 14:16
查看:263次标签: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明文化传承发展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从理论向度看,“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文明在主体上相一致、在要素上相耦合、在目的上相统一,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从历史向度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为建设中华文明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重要基础和思想保...[详细]
时间:2024-12-23 15:21
查看:297次标签:“两个结合”中华文明守正创新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从理论向度看,“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文明在主体上相一致、在要素上相耦合、在目的上相统一,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从历史向度看,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为建设中华文明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重要基础和思想保...[详细]
时间:2024-12-23 15:21
查看:462次标签:“两个结合”中华文明守正创新
作为一门主要研究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社会发展等的学科,社会学的发展既需要从世界文明发展中汲取养分,也能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24-12-23 14:15
查看:415次标签:文明交流互鉴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详细]
时间:2024-12-23 11:46
查看:146次标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明文化强国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千年文韵和现代经济和谐共生,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加生机勃发。...[详细]
时间:2024-12-19 13:09
查看:375次标签: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明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期间,多次来到古街巷、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调研,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发扬革命传统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方向。...[详细]
时间:2024-12-17 09:14
查看:134次标签:中华文明文化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优秀历史文化始终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我们要善于总结历史规律,掌握历史思维,汲取历史精神,获得历史启迪,以历史之光照亮民族复兴的未来...[详细]
时间:2024-12-16 14:46
查看:334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华文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12月4日,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详细]
时间:2024-12-10 15:28
查看:122次标签:文脉华章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
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不同文明之间只有平等交流、互学互鉴,才能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共创美好未来提供强大精神指引。...[详细]
时间:2024-12-09 14:07
查看:366次标签: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
这尊身高一米八的针灸铜人雕塑,竖立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是2017年习近平主席向世卫组织赠送的礼物。针灸铜人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教学模型,承载着中华医学的千年智慧。...[详细]
时间:2024-12-05 09:59
查看:230次标签:国礼故事针灸铜人中华文明中华医学传统医药
腔从字出、音随韵转,一曲丝弦弹出了喜怒哀乐,唱不尽美好生活。这门古老艺术,传承数百年,悠扬婉转的丝弦声在融合与创新中持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详细]
时间:2024-12-02 09:07
查看:380次标签: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文明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实现了创新而不忘本,返本又能开新的文明赓续发展。...[详细]
时间:2024-11-27 14:32
查看:582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自强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实现了创新而不忘本,返本又能开新的文明赓续发展。...[详细]
时间:2024-11-27 14:32
查看:401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指引新时...[详细]
时间:2024-11-25 11:17
查看:2056次
标签:贺新元新时代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