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详细]
时间:2025-04-16 09:45
查看:123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文明交流互鉴
120多年前,沉寂了3000多年的甲骨文重见天日,引来世界惊叹。甲骨文已能够完整记录语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详细]
时间:2025-04-11 09:42
查看:151次标签:跟着总书记读懂中华文明甲骨文中华文明
景德镇,一座以陶瓷产业支撑一千多年的城市。千年窑火,创造出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艺术。这里因瓷而生名扬四海,以瓷为媒远播中华文明。...[详细]
时间:2025-04-08 09:07
查看:793次标签:中华文明景德镇陶瓷
新中国成立以来,京畿长城保护管理与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加强。从传统的修缮维护到现代的科学管理,京畿长城的保护历程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也为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25-04-07 15:40
查看:250次标签:长城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在殷墟众多的考古发现中,甲骨文无疑是分量最重的一类,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详细]
时间:2025-04-02 14:53
查看:260次标签:中华文明甲骨文汉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详细]
时间:2025-03-28 08:58
查看:198次标签: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尺巷礼让以和为贵
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能够汲取百家之长、化解内外张力、凝聚多元共识、夯实文明根基,虽历经外来文明冲击而愈发坚韧,虽饱经岁月磨砺而熠熠生辉,虽面对时代变革而历久弥新。...[详细]
时间:2025-03-27 11:39
查看:1094次标签:中华文明文化自信多元共生传承创新包容性
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能够汲取百家之长、化解内外张力、凝聚多元共识、夯实文明根基,虽历经外来文明冲击而愈发坚韧,虽饱经岁月磨砺而熠熠生辉,虽面对时代变革而历久弥新。...[详细]
时间:2025-03-27 11:39
查看:137次标签:中华文明文化自信多元共生传承创新包容性
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可以说,理解文化创新的内在逻辑,就破解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精神密码。这对于我们更好...[详细]
时间:2025-03-25 14:50
查看:116次标签:文化创新中华文明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详细]
时间:2025-03-20 14:16
查看:705次标签:中华文明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详细]
时间:2025-03-20 14:16
查看:117次标签:中华文明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树立政德,强调以文化、文明明大德、树政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详细]
时间:2025-03-03 13:47
查看:390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强国中华文明
树立政德,强调以文化、文明明大德、树政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详细]
时间:2025-03-03 13:47
查看:145次标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强国中华文明
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人,文化源于“人化”,又旨在“化人”,离开人民的文化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文化,才能经久不衰,永葆生机活力。...[详细]
时间:2025-02-20 13:45
查看:648次标签:文化强国文化建设中华文明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天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观测和研究经验,形成了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独特天文思想。人类观察星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古人在仰望星空时,很早便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用...[详细]
时间:2025-02-14 15:46
查看:255次标签:天文学中华文明中算学
明清两代,治河任务繁重,其中不乏治河有方、清廉自守的能臣。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能感知到其为国为民殚精竭虑的责任意识,亦能领会到中国人对“黄河宁,天下平”的殷切期盼。...[详细]
时间:2025-02-14 13:42
查看:1432次标签:黄河文化中华文明黄河治理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详细]
时间:2025-02-12 15:29
查看:392次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中华文明
从五千多年文明中走来,创新精神这一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不仅内化为中国人民亘古亘今的精神血脉,培厚创新文化的土壤,更外化于新时代发展实践中,激发创新发展的动能。...[详细]
时间:2025-02-12 09:26
查看:436次标签:中华文明创新发展中国航天
中原夏商文化是东方文化圈的中心,蜀文化是东方文化圈的西南边缘,西南夷文化又是蜀文化的南部边缘。它们区域不同,特色明显,反映出中国青铜文明的多元特征。...[详细]
时间:2025-02-08 13:57
查看:863次标签:三星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三千年中国文学史。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有关长城的文学创作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是享誉文坛的传世佳作。历代的文人墨客、君王将相,甚至平民百姓,或赞颂守边将士的勇敢豪迈、描绘其军旅生活,或表达对遭受战争苦难的普通人之悲悯,或描绘边关四季的地理景观...[详细]
时间:2025-02-07 16:52
查看:362次标签:中华文明长城文学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