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首都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蓬勃开展,呈现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人民政协这一中国特色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生机勃勃,在首都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16-01-20 08:58
查看:364次标签:北京政协会议十三五协商民主
五大发展理念既然是理念,就是支配和决定行动的深层次的精神动因。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在协商内容上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有指导意义,同时在协商民主精神上也有重要的引领意义。...[详细]
时间:2016-01-13 14:57
查看:1144次标签:张峰发展理念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推进实施政党协商中,既要重视协商内容的实现,还要重视协商程序的严格执行,深刻认识程序的内涵和价值,切实做到必不可少、必不可虚、必不可乱,根据不同协商形式的不同程序,做好相应的组织、准备和实施工作,以程序实现有序,以有序保障成效。...[详细]
时间:2016-01-06 09:52
查看:1643次标签:张献生政党协商协商民主民主决策国家治理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协商民主为依托,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和矛盾性,从而激发各种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人际关系和睦,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使整个社会在计划、协...[详细]
时间:2015-12-18 16:13
查看:1289次
标签:杨刘保协商民主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核心价值观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协商民主为依托,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和矛盾性,从而激发各种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人际关系和睦,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使整个社会在计划、协调和控制方面更有组织性,有效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最终形成全体人民在差异和分化基础上...[详细]
时间:2015-12-18 09:05
查看:1491次标签:杨刘保协商民主和谐社会社会建设核心价值观
地方官员认为,完善和发展协商民主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60.9%的官员认为,协商民主的完善要从规范程序入手。超过57%的人认为,要对协商的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估。而超过45.4%的官员选择了问题导向的完善方式,即“更多关注解决实际问题”。...[详细]
时间:2015-12-17 09:02
查看:1155次标签:陈家刚协商民主问卷调查地方官员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有序的政治活动,与制度息息相关。制度既是协商民主的基本依据,也是协商民主的可靠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抓住制度建设这个中心环节,用制度将政协协商民主的方式、规则和程序确定下来,实现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才能使其独特优势和作用得到...[详细]
时间:2015-11-11 10:36
查看:871次标签:赵振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化
政协要开展有质量有水准,能全面准确反映民意的参政议政,也应当立基于不同意见之间的充分协商。总之,要强调履行全部职能的全部过程都应贯彻协商民主。这样,政协便能有效担当起“专门协商”的使命。...[详细]
时间:2015-10-28 09:56
查看:1155次标签:浦兴祖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协商民主
从历史文献的简要梳理中不难看出,在创建新中国的过程中,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共存并用的。但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角度看,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形式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协商民主等形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对于创立新中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的选举...[详细]
时间:2015-10-19 09:29
查看:744次标签:李林协商民主选举民主政治制度
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就必须使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方式是构建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机制保障。所谓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是法治思维实际作用于协商民主实践的外在表现。...[详细]
时间:2015-10-16 10:24
查看:1120次标签:徐永利社会主义法治协商民主国家统一
中国的协商民主必须利用好本土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主政治中的协商意识、协商元素、协商途径制度化,大力推广地方创新公共事务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参与平台,探索和建立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真正体现民主本质的协商民主道路。...[详细]
时间:2015-09-24 13:21
查看:1078次标签:何海根协商民主中西差异理念
信息社会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有限而宝贵的资源,不能同量同质地平均分配,而应与网络凝聚群相适应,重点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网络吸纳,并通过网络意见领袖为中心的社会网络向各节点传播,从而以最低成本实现数字协商民主。...[详细]
时间:2015-09-09 09:03
查看:674次标签:汪波大数据协商民主互联网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肩负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责任与使命,必须更加自觉地发挥协商民主的“三大优势”,为助力“四个全面”集聚最大共识度、汇聚最大正能量。...[详细]
时间:2015-09-02 13:12
查看:963次标签:陈永弟协商民主四个全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独特性、独有性、独到性,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三大优势。深刻领会这“三大优势”,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精髓的关键所在,也是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在“四个全...[详细]
时间:2015-08-25 15:09
查看:389次标签:陈永弟协商民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地开展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界别、政府与社会、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协商对话,使党治国理政的正确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变为人民的广泛共识,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中国共...[详细]
时间:2015-08-25 13:52
查看:562次标签:陈永弟协商民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
协商是民主最原始、最基础、最普通的要素,民主的任何形式和内容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根源。西方民主经历了几百年实践之后,在20世纪后期意识到应该开发协商资源,以弥补选举和代议制民主之不足,并在基层治理中掀起了发展协商民主的热潮。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我国将协商民主建设全面...[详细]
时间:2015-08-21 11:16
查看:460次标签:林尚立协商民主政治文明主权
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史,但现代民主实践仅有100来年。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经历过曲折,但凭借根植于厚重文明底蕴的民族自觉与自信,我国自主地走出了符合国情和人民意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道路,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详细]
时间:2015-08-21 10:07
查看:410次标签:林尚立协商民主政治文明主权
作为社会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民主不仅是个人意志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多数人意志的尊重。因此,民主政治特别是协商民主,乃是理性妥协的产物。...[详细]
时间:2015-08-13 13:26
查看:946次标签:周小毛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理性妥协
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的决策...[详细]
时间:2015-08-04 14:11
查看:366次标签:程玉松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贯彻学习中央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总结人民政协60多年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确立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政治原则,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必须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详细]
时间:2015-08-04 13:32
查看:525次标签:程玉松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