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关键期”、“矛盾凸显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意味着领导干部要学会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充分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以避免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详细]
时间:2015-08-13 09:06
查看:977次标签:李阳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律
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可能短期内还无法实现,包括不少发达国家从提出这一理念到真正落实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劳资关系趋于平衡,全民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对部分人而言,享受带薪休假终将从理想照进现实。...[详细]
时间:2015-08-10 15:09
查看:307次标签:唐华带薪休假劳资关系法治思维
《国家安全法》是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重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法律保障,也是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核心和灵魂。...[详细]
时间:2015-07-30 09:12
查看:1408次标签:王振民国家安全法治思维新国家安全法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依法治国的列车高速安全前行,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带好头,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入人心,让民众在每一起案件和每一起行政行为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向他们传递依法办事的信心和希望。...[详细]
时间:2015-07-29 13:37
查看:393次标签:李英锋“四个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思维
全面依法治国要防止几种倾向。第一,不能只讲民主不讲法治;第二,不能只讲权力不尽责任;第三,不能只讲个人不顾整体;第四,不能只讲自由不要纪律;第五,不能只讲批判精神,缺乏建设心态。...[详细]
时间:2015-07-16 14:54
查看:1049次
标签:殷庆言治国方略法治思维四中全会精神六种倾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会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做好工作成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场“大考”。然而,很多领导干部对这场“大考”的思想准备、知识储备和能力培训都严重不足。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各级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相比,还很不...[详细]
时间:2015-07-16 14:28
查看:685次标签:封丽霞关键少数依法治国法治思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推进对台工作的指南。对台工作要深入学习、主动融入、带头践行,自觉服从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作出积极贡献。同时,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同步实现对台工作新发展,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详细]
时间:2015-07-15 08:49
查看:1794次标签:张志军四个全面法治思维台湾问题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变化的,不仅在不同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需求不同,而且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而产生新的群体。宣传思想工作要切实面对不同群体的关切,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凝聚不同群体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5-07-09 14:14
查看:903次标签:邓绍祥宣传思想工作四个全面法治思维
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才能确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样,行稳致远。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详细]
时间:2015-06-29 14:40
查看:559次标签:宋圭武法治思维改革司法公正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矛盾凸显,这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而基于这种多元化社会利益,使得公民诉求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公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和利益诉求,便于维护公民自身的权益,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详细]
时间:2015-06-17 09:28
查看:613次标签:罗宗毅法治思维领导干部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对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笔者认为主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详细]
时间:2015-06-16 09:48
查看:591次标签:蒲鲜旗依法治国法治思维
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法懂法作为履职的必备条件,要根据工作所需从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新媒体上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集体学习、法治专题培训,听取法制讲座等,理解宪法的基本精神,熟悉掌握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弄清楚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详细]
时间:2015-06-15 16:00
查看:1347次标签:蒲鲜旗治国理政法治思维
遵纪守法是一种规矩,就是要自觉在党纪国法约束下履职行权。任何时候都要守住底线,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必须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模范执行党纪国法,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带动全社会形成法律至上、依法办事的善治良序。...[详细]
时间:2015-06-15 15:43
查看:538次标签:董彩成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法治思维
要带头接受监督。不想接受监督的人,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觉得接受监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不缺课,定期汇报思想动态,主动接受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详细]
时间:2015-06-12 14:27
查看:297次标签:胡修斌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法治思维
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规范公权力的行使,通过推行“阳光信访”和群众满意度评价,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倒逼改进工作和作风。依托浙江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实行群众满意度评价,推动初信初访事项的及时就地解决。...[详细]
时间:2015-06-05 09:42
查看:539次标签:沈丁华信访工作法治化法治思维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们内心的拥护和尊崇、遵守,法治的伟力有赖于人民灵魂深处的真诚信仰。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是人们尊崇认同法律的重要体现,法治理念、法治文化是人民真诚信仰法治的思想根基。...[详细]
时间:2015-06-02 13:42
查看:460次标签:青平法治建设法治意识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运用法治精神、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相较于“法律思维”而言,“法治思维”不仅是运用法律概念、规则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考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判断,一种制度构建。...[详细]
时间:2015-06-02 11:29
查看:1074次标签:吴楠法治思维法治建设法律体系
法律至上是核心。在立法、执法、司法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必须在法律法规授权的前提下,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行使职权;对于法律法规未作出明确规定的领域,则要以法律原则、法治精神为依归。...[详细]
时间:2015-06-02 11:09
查看:805次标签:黄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建设
法治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运用法治精神、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相较于“法律思维”而言,“法治思维”不仅是运用法律概念、规则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逻辑思考方式,更是一种价值判断,一种制度构建。...[详细]
时间:2015-06-02 10:15
查看:794次标签:吴楠法治建设法治思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的根本目的,是在于约束公权力,以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基本权益,促使领导干部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详细]
时间:2015-06-02 09:58
查看:439次标签:黄蕊法治思维依法治国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