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是以追求依宪治国为内容和实质的一种形式,它以仪式感的表现方式,传播宪法精神,构建宪法文化。在第二个宪法日之...[详细]
时间:2015-12-04 14:58
查看:21802次
标签:王勇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治思维国家宪法日
在“十三五”规划实施期间,凡是涉及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政策实施层面采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所有治理领域”的治理模式,以此来突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全面提升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详细]
时间:2015-11-12 14:58
查看:839次标签:莫纪宏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十三五
权责法定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健全行政组织和程序法律制度也是四中全会的明确要求。“十三五”期间,为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应继续推动行政权责和组织程序的法定化,使政府的权力、责任以及程序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详细]
时间:2015-11-05 13:52
查看:1426次标签:法治思维法治中国依法治国“十三五”规划
法治文化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直接相关。开展法治文化建设的研究,需要打破部门分割、学科分割、理论与实践分割的壁垒,推动以联系实际为特征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我们的法治文化学科建设,要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目标,面向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实际,面向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认真总结...[详细]
时间:2015-11-05 13:50
查看:1722次标签:石亚军法治思维依法治国“十三五”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和程序,进而为公权力的执掌者创设公正、透明和保障公正、公平的运行机制。...[详细]
时间:2015-11-05 13:49
查看:746次标签:反腐败法治思维公权力纪检监察
信访制度须改革,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于法治原理的贯彻,在于法治实践的推进,在于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规则”之治,在于做到有法则依法,无法则辅之以情以理,运用法的原理和法解释的手段,为了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作为或者不作为。...[详细]
时间:2015-11-05 13:42
查看:951次标签:杨建顺信访制度法治思维社会纠纷
司法能力就是法院和法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与处理各种案件,影响司法公信力的能力。司法能力只能是依法治国理念指引下的司法能力。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理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详细]
时间:2015-11-04 14:12
查看:970次标签:薛峰司法公正法治思维法官司法改革
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个人意志至上、法治观念淡薄,常常习惯于凭个人意志来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甚至干预正常的执法和司法活动。可以说,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大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迫在眉睫。...[详细]
时间:2015-10-26 14:08
查看:3505次标签:杜敏法治思维领导干部依法治国
法官的使命是裁断而不是发现。法官裁判的基础,应该是诉讼双方的陈诉、书证等证据,而不是自身行使职权所探寻的事实。司法裁判与行政裁判虽然都是对事实真相的探索,但获取的途径却有所不同。...[详细]
时间:2015-10-10 13:33
查看:949次标签:罗霄悍证据司法公正法治思维
要抓好经常性法规落实,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力的人和事,维护好法规权威,推动正风反腐活动深进去,把作风建设成果维护好,切实通过依法整改、从严整改,把政治工作的威信立起来。...[详细]
时间:2015-09-30 13:12
查看:494次标签:王锐依法治军法治思维政治工作
建设现代诚信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依法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让政府政策透明,让权力运行透明,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详细]
时间:2015-09-30 09:27
查看:811次标签:杨畅法治思维诚信政府问责机制
暴力拆迁严重侵害群众人身财产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要高悬法治利剑,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保证拆迁依法依规有序进行,使暴力拆迁成为一条不敢碰触的“高压线”。...[详细]
时间:2015-09-22 13:58
查看:349次标签:高压线暴力拆迁法治思维干部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完善监督体系,促使同体监督和异体监督同频共振,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障。 ...[详细]
时间:2015-09-22 09:26
查看:1174次标签:江伟党员干部依法治国权力法治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宏观层面看,涉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并且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详细]
时间:2015-09-17 11:13
查看:992次标签:陶国根生态文明法治思维政府建设
通过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有效实施,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揭露并依法依纪严厉惩治各种腐败行为,是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反腐败,最终使腐败分子不能逃脱党纪国法制裁的基本途径。...[详细]
时间:2015-09-11 14:15
查看:1077次标签:邵景均法治思维依法治国反腐败
违法者受谴责、施暴者得惩罚,是法治的基本底线。否则,任何一个自认为命途多舛的人,都可以光明正大地作奸犯科,公共秩序与原始丛林何异?最初的不幸,再大的冤屈,也不能为伤害他人、报复社会制造正当性。...[详细]
时间:2015-09-01 14:07
查看:551次标签:李拯文明底线法治思维弱势群体
特赦谁、何时赦、如何赦,以及怎样评估赦免的效应及价值,是重启特赦后的需要常态研究的议题。但不管怎么说,“没有宽恕,则没有未来”, 以宽恕之信、和合之道,逐梦筑梦,梦想可待,未来可期。...[详细]
时间:2015-08-25 14:22
查看:375次标签:特赦人道主义抗战胜利70周年法治思维
哲学思维是处理一般问题的,法律思维是处理具体问题的,处理具体问题要受到具体的时空特定条件,以及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否认哲学思维的普遍性指导作用是不对的,但无视法律思维的特殊指导作用也是可怕的。...[详细]
时间:2015-08-24 13:30
查看:331次标签:郝铁川哲学思维法治思维实事求是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适用于自然人,也适用于企业法人。法律和政府平等地、不偏不倚地对待国有企业与各类所有制企业。这种平等应从取消国企特权做起,国有企业在法律地位、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准入等各个方面不享有特权。...[详细]
时间:2015-08-20 13:44
查看:838次标签:马秋林法治思维国企改革依法治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关键期”、“矛盾凸显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意味着领导干部要学会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充分运用法治手段...[详细]
时间:2015-08-13 13:59
查看:1144次
标签:李阳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