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要纠正“改革就是要突破现有法律”的思想观念。改革与法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且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详细]
时间:2014-11-21 14:20
查看:795次标签:华国庆法治思维经济体制改革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这不仅取决于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本身的定位,还取决于国家发展的阶段性与历史性。政府与市场是一对重大关系和突出矛盾,对它们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反复试错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详细]
时间:2014-11-20 16:16
查看:7425次标签:胡鞍钢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收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底线。“守住底线”就是要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详细]
时间:2014-11-15 09:27
查看:967次标签:经济体制改革民生财税体制改革
习近平表示:“在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有关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本组织要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挖区域合作潜力,共创合作机遇,增强成员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我们应该在照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基础上,探讨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开展更广泛和更高层次合作,相互...[详细]
时间:2014-10-14 09:16
查看:735次标签:习近平十八届四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和市场经济发展方式
本文核心观点
●当前发展阶段有这样一个突出特点,即经济仍在持续增长,政治总体稳定,但社会问题多发凸显。
●社会问题多发凸显,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详细]
时间:2014-09-15 09:41
查看:338次标签:社会事业李培林经济体制改革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人类社会任何国家发展现代市场经济都绕不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各国长期以来都在致力有效破解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又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意义更重大,难度也更大,更需...[详细]
时间:2014-09-12 10:17
查看:1718次标签:魏礼群政府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在“管理观”被认可后,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就不是推动全面私有化而只是采取部分私有化。此时,政府已经明显意识到,要提升国有经济的运行效率,实现政联公司商业化运作的目的,就必须要求政府区分其作为国企管理者的身份和国企股东的身份,并对国有企业保持一个克制状态。...[详细]
时间:2014-09-01 14:45
查看:1730次标签:国企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国有经济
“一把手”体制使得企业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高度重叠,职能错位,既容易出现重大决策失误,也是导致腐败的重要诱因。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才有可能补齐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短板,走出有名无实、形似神非的困境。...[详细]
时间:2014-08-28 09:24
查看:917次标签: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用人机制
小城镇规划不能取代小城镇环境规划,小城镇环境规划主要是考虑环保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通过环境规划手段来促进小城镇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制定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同时,应将环境规划列入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详细]
时间:2014-08-25 09:59
查看:608次标签: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建设农村经济
有人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要稀释国有经济成分,减少国有经济比重,最终“去国有化”“去公有制”。有人提出,国有经济在体制上不适合市场经济,只能从事提供公共服务,在竞争性领域要退出,“去国有企业”。这些主张和看法,是违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不符合我国实际...[详细]
时间:2014-07-16 12:51
查看:8536次标签:国有企业改革楚序平经济体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
政府必须改变治理理念,树立“还权于民”“还政于社会”的观念。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政府权力空前膨胀,包揽经济社会事务,从而导致政府与社会关系失衡,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全面萎缩,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严重窒息的局面。...[详细]
时间:2014-07-09 09:35
查看:1083次标签:政府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市场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实现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不仅要有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坚定决心,也要有扎实可行、稳步推进的改革步伐。...[详细]
时间:2014-06-03 09:22
查看:1057次标签:着力点经济体制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价格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信号和杠杆,要抓住推进价格改革难得的时间窗口,使价格信号更加灵敏准确,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在改革中要兼顾民众的承受能力。...[详细]
时间:2014-05-21 09:40
查看:725次标签:着力点经济体制改革
抓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研究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大主体功能区制度实施力度,狠抓节能减排制度建设,推进环境治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详细]
时间:2014-05-21 09:35
查看:245次标签: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
调整产业结构,原动力在创新。要依靠创新驱动,辅之以差别化产业政策引导,促进产业有进有退,由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详细]
时间:2014-05-04 09:28
查看:1379次标签:经济体制改革李克强
过去3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十位跃居第二位,从低收入经济体进入中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详细]
时间:2014-05-01 20:36
查看:420次标签:李克强总理经济体制改革
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必须将市场供求决定利率和中央银行监管调控结合起来,从两个方面同时加大改革力度。...[详细]
时间:2014-04-10 09:45
查看:569次标签:赵忠秀利率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三中全会
国企改革要立足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敢于作为、勇于担当,争做改革的当事人、不做改革的旁观者,争做改革的行动派、不做改革的空想家,遇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躲避,遇到风险不逃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改革各项工作,迎难而上,努力开创我省国...[详细]
时间:2014-04-01 14:37
查看:355次标签:国企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促进国家经济权力规范行使,使政府在行使经济权力的同时,意识到权力即意味着义务和责任,一旦政府的市场管理行为或宏观调控行为违法,政府相关部门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详细]
时间:2014-03-21 09:18
查看:1428次标签:经济体制改革“看得见的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宏观调控
改革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同等受益,我们所追求的改革目标是公平。在“统筹兼顾”的基本政策指导下,平衡点将侧重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短板”之所在。唯有补齐其短,才能实现真正的平衡。...[详细]
时间:2014-03-12 14:42
查看:872次标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