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双重功能,既要有自觉的科学意识,又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从而发现、理解现实的需要,深入而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详细]
时间:2016-12-13 10:00
查看:658次标签:杨耕思政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自古以来,我国读书人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凸显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学者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就会努力通过学术研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就有可能贡献不朽之作。...[详细]
时间:2016-11-03 09:54
查看:371次标签:刘明松哲学社会科学优良学风学术道德
作为学者,更要讲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素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详细]
时间:2016-11-03 09:10
查看:709次标签:刘明松学风哲学社会科学社会责任
高度复杂和精细化的当代社会,固然需要具有突破性和划时代意义的原始创新、重大创新、颠覆性创新,但也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多种多样的创新以及微创新。...[详细]
时间:2016-10-27 08:46
查看:729次标签:张晓伟创新科技革命哲学社会科学
当前,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要强化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坚决抵制学术腐败,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详细]
时间:2016-10-21 09:00
查看:915次标签:于向东学风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详细]
时间:2016-10-19 10:29
查看:405次标签:谭苑芳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中国梦民族复兴
不断向人类世界贡献中国理念、中国力量,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旗帜,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使马克思主义在与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不断推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详细]
时间:2016-10-19 10:27
查看:805次标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命运共同体中国理念
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详细]
时间:2016-10-19 10:24
查看:659次标签:哲学社会科学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任重而道远,不能一蹴而就。不仅要确立科学而又远大的目标,还要有具体而又科学的规范和路径。...[详细]
时间:2016-10-19 09:38
查看:981次标签:谭苑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民族复兴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价值取向、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详细]
时间:2016-10-19 09:36
查看:1038次标签:王寿林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详细]
时间:2016-10-18 13:25
查看:1513次标签: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哲学社会科学申论练习热点时评
习近平同志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面对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政治学研究者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详细]
时间:2016-10-17 13:10
查看:768次标签:李慎明治国理政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面对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政治学研究者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详细]
时间:2016-10-17 08:39
查看:882次标签:李慎明政治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百年发展道路启迪今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导中国学术界突破封建陈腐思想枷锁的科学指针,也是指导中国学术界摒弃“全盘西化”、彻底摆脱西方殖民主义束缚、树立学术...[详细]
时间:2016-09-29 17:01
查看:1513次
标签:王建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百年发展道路启迪今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指导中国学术界突破封建陈腐思想枷锁的科学指针,也是指导中国学术界摒弃“全盘西化”、彻底摆脱西方殖民主义束缚、树立学术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武器。...[详细]
时间:2016-09-29 10:34
查看:2404次标签:王建南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是辉煌的文明。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凝练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详细]
时间:2016-09-27 09:47
查看:1084次标签:康震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
正确处理“当年马克思”与“当代马克思”之间差异与统一的辩证关系,需要树立科学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既然是行动指南,那就意味着为人们提供的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启迪,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因为任何真理一旦剥去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与语境,就不再为真理了。...[详细]
时间:2016-09-23 09:43
查看:797次标签:杨海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根本标志”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南。...[详细]
时间:2016-09-19 14:12
查看:2412次标签:田心铭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拓展了反腐新思路,打开了反腐新局面,开创了反腐新境界,具有四个方面的实践特征:高压反腐,威慑常在;依法反腐,标本兼治;科学反腐,持续长效;彻底反腐,永在路上。...[详细]
时间:2016-09-19 13:58
查看:1750次标签:吴建雄反腐败哲学社会科学公正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首先要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详细]
时间:2016-09-14 14:05
查看:1799次标签:杨金海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