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话语体系,就是要以中国人民所发明创造的理论、思想、概念、观念、范畴等为基础,着力构建一种体系,这种体系的话语表达显示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详细]
时间:2016-08-22 09:17
查看:955次标签:洪向华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习主席在古田亲自主持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作出了以改革和整风精神推进政治建军的战略部署,开启政治工作服务保证强军兴军新征程。...[详细]
时间:2016-08-22 09:13
查看:1063次标签:哲学社会科学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习近平讲话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服务,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原则性、根本性问题。 ...[详细]
时间:2016-08-19 16:09
查看:2115次标签:任丽慧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不忘本来是“根”,吸收外来是“枝”,面向未来是“果”。不论是继承与创新的不忘本来,还是交流互鉴的吸收外来,都是面向未来的重要依托。相信在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的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详细]
时间:2016-08-19 16:08
查看:765次标签:高建旺哲学社会科学不忘本来马克思主义
让世界知道“六个中国”,让全世界不再透过西方理论的“针孔”来理解中国,让国际话语场的“中国图像”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让“学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中国”成为唱响世界的亮丽名片,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详细]
时间:2016-08-15 08:54
查看:1180次标签:陈曙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元素中国模式
在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有话说不出、有理辩不明,反映出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声”的方式和方法不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枯燥的概念,而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而鲜活的思想理论武器。...[详细]
时间:2016-08-12 10:06
查看:474次标签:黄海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他还强调,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详细]
时间:2016-08-11 10:34
查看:401次标签:韩庆祥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
社会一切领域,从根本上都是以不同方式来解决“需要和供给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深层底色,蕴含着对现实需要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供给关系的关注。...[详细]
时间:2016-08-11 10:04
查看:832次标签:韩庆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详细]
时间:2016-08-10 10:00
查看:761次标签:张东刚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撑。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出思想、出观点的重要群体,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影响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这一点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尤其突出。...[详细]
时间:2016-08-09 14:35
查看:1210次标签:陈睿问题导向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素养
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当代中国哲学紧紧围绕推动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现代化进程,不断贡献真知灼见。...[详细]
时间:2016-08-08 14:33
查看:930次标签:孙正聿理念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变革
人民的利益,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践的根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详细]
时间:2016-08-08 10:19
查看:495次标签:杨小军哲学社会科学人民主体地位全面从严治党
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作为社会意识,哲学社会科学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而作为思想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这种作用,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它的时代性、预见性和价值性...[详细]
时间:2016-08-05 10:28
查看:2170次标签:边立新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先导社会进步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需要总结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立足我国发展实践,认真...[详细]
时间:2016-08-04 16:40
查看:1464次
标签:袁银传中国马克思主义反思历史解决问题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理论认知、理论运用和理论创新上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有一种自觉的理论责任担当。...[详细]
时间:2016-08-04 14:17
查看:688次标签:陈元中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自觉理论自信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从来就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先导或标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引领者,要发思想之先声,首先就要在开拓自身的研究领域中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以严谨的学术作风坚守学术底线,以端正的学风引领世风。...[详细]
时间:2016-08-04 10:14
查看:1012次标签:郑权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国特色
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中国气派。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阐释,不断提炼出符合国情的新理论,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时间:2016-08-04 10:09
查看:1228次标签:章琳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智慧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需要总结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立足我国发展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当今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详细]
时间:2016-08-04 09:58
查看:1878次标签:袁银传中国马克思主义反思历史解决问题哲学社会科学
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方商工文明冲击,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学(尽管在农耕社会非常成功),在遭遇商工文明时一筹莫展。中国人在儒学式微的大背景下先后向西方借来了基督教神学主义(太平天国运动)、社会进化论和改良主义(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辛亥革命)等以图实...[详细]
时间:2016-08-04 09:19
查看:1870次标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故事祝灵君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详细]
时间:2016-08-04 09:14
查看:607次标签:郑权哲学社会科学爱国主义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