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和集中是现代城市的显著特征。现代城市不仅是人类聚居的重要场所,也是工业、交通、商业贸易、房地产、金融、服务业和信息业等产业的聚集之地。...[详细]
时间:2014-06-23 14:09
查看:1718次标签:卫星城新型城镇化
随着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8.2亿人,13768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但保障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专家建议,国家应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并相应提高参保对象补贴标准,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详细]
时间:2014-06-19 14:29
查看:614次标签:养老制度衔接新型城镇化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城镇化和“三农”密不可分,围绕“三农”对症施为是城镇化科学推进和真正实现的必由之路。...[详细]
时间:2014-06-18 10:00
查看:308次标签:着力点吉林新型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板,必须尊重差异、因地制宜。海南省琼海市突出特色、顺势而为,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详细]
时间:2014-06-13 10:42
查看:572次标签:海南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年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日益强烈,对和谐社会、资源友好、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逐步提高,对社会收入分配、资源要素价格、社会政治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呼声日渐高涨。城镇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生活方式,推进城镇化是必然之路...[详细]
时间:2014-05-27 14:20
查看:1337次标签:难题新型城镇化
古人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ziji,锄头的意思),不如待时。”“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时机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哲学思维来把握和运用机遇,使新型城镇化成为...[详细]
时间:2014-05-26 09:15
查看:1285次标签:北京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哲学思想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达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公正社会的支撑构架。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详细]
时间:2014-05-23 09:12
查看:473次标签:农民发展新型城镇化
文化自觉要求人们深刻了解和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作用价值和发展趋势。文化自信是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进而站稳自身文化的根基、坚持自身文化的特色。...[详细]
时间:2014-05-21 09:43
查看:356次标签:民族文化新型城镇化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当县域经济在整个国家和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它就更是在提醒我们,走老路不行,不变革不行,如何从“速度版”发展为“升级版”,同样是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迎头赶上、科学作答的大课题...[详细]
时间:2014-05-08 15:14
查看:427次标签:李琼县域经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
社会地位边缘化与功能辐射辽阔并举。我国成人教育是在模仿普通教育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评价等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忽略了成人学生的特性,再加上成人教育质量监控缺乏统一标准以及机构监管,导致了成人教育社会地位边缘化。...[详细]
时间:2014-04-29 10:16
查看:335次标签:成人教育新型城镇化
总的说来,新型城镇化虽然开始启动、开始发轫,但是它的实现却是一个需要20-30年坚韧努力的长期过程。国家有了第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城市化规划,其意义不可低估。...[详细]
时间:2014-04-23 14:31
查看:841次标签:新型城镇化挑战构建
河流在城市生态中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作为城市典型的带状景观,河流必然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态廊道;二是河流的线性特征对城市边缘形成界定,这种界定将成为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设计形式。...[详细]
时间:2014-04-23 14:19
查看:387次标签:新型城镇化生态设计城市河流
新型城镇化应兼顾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等多重目标,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既要实现土地城镇化,又要实现人口城镇化,避免“要地不要人”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详细]
时间:2014-04-21 09:24
查看:414次标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
根据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诺瑟姆曲线定理,我国城镇化率2012年已经达到52.6%,到了城镇化的第二发展期,这一时期城镇化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城镇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也会带来很多城市问题。...[详细]
时间:2014-04-20 20:24
查看:383次标签:客体路径新型城镇化何玉霞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19日举行的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在人、地、钱、房、生态等方面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详细]
时间:2014-04-20 20:22
查看:372次标签:改革新型城镇化保障性住房生态环境保护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特色在于转型,它是一个针对以往城镇化存在问题,促进城镇化转型发展,并进而为未来城镇化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而制定出来的规划。...[详细]
时间:2014-04-16 15:13
查看:1143次标签:城市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
人户分离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是由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决定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会经历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但二元体制造成的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有的,这是人为地将人区分开了。”陈亚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他们的职业是工人,但...[详细]
时间:2014-04-15 09:07
查看:692次标签:发改委"镇级市"“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
准确把握战略着力点,厘清我国城镇化路径,做好顶层设计,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一条基于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借鉴国际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符合中国实际与科学规律的城镇化新路径,是“以人为核心的渐进、多元、集约、共享与永续”的城镇化。...[详细]
时间:2014-04-14 09:16
查看:816次标签:着力点辽宁战略新型城镇化
未来二十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还将提高20%至30%,实现3亿至4亿人口的城镇化,将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按照到2020年实现60%城镇化的目标和目前近2亿“半城镇化”人口市民化测算,需要新增投资超过50万亿元。...[详细]
时间:2014-04-11 13:02
查看:872次标签:难题新型城镇化
近三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运行下限形成三个冲击波,每年形成一个“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即每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年中采取微刺激措施,下半年经济增速小幅反弹,下一年的上半年经济增速又继续下滑。如果这种循环圈年年...[详细]
时间:2014-04-10 13:38
查看:840次标签:新型城镇化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