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像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都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详细]
时间:2017-06-02 09:30
查看:1507次标签:林进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在十八大前提出过新闻与政治、党性与新闻规律的关系问题,所论明确而准确。他认为: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详细]
时间:2017-06-01 10:46
查看:2035次标签:丁柏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谋划改革,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扩大开放,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详细]
时间:2017-06-01 09:38
查看:905次标签:袁久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之本和兴国之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详细]
时间:2017-05-31 14:22
查看:1274次标签:何忠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内涵非常丰富,体现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之中,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详细]
时间:2017-05-31 10:01
查看:1906次标签:刘云山马克思主义两学一做治国理政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详细]
时间:2017-05-31 09:49
查看:1123次标签:刘云山习近平马克思主义立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思想体系。...[详细]
时间:2017-05-26 10:26
查看:1212次标签:双传学治国理政马克思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又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详细]
时间:2017-05-26 10:21
查看:391次标签:郭建宁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以坚持和巩固制度功能为根本,发扬和做优社会功能,做大和做强经济功能。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而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国有企业责无旁贷!...[详细]
时间:2017-05-25 10:26
查看:891次标签:王鸿国有企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当前,我们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详细]
时间:2017-05-24 13:35
查看:663次标签:韩庆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好,自觉承担起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详细]
时间:2017-05-24 13:29
查看:1261次标签:双传学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理论创新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并直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史无前例,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如何在实践的曲折发展中探索和总结其客观的发展规律,这是中国实践...[详细]
时间:2017-05-24 13:20
查看:1193次标签:孙立冰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这种规定性和必然性,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与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详细]
时间:2017-05-23 15:45
查看:854次标签:何毅亭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接续中华文化之脉、中华文明之脉,直接出发点当然是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华民族发展的问题。而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详细]
时间:2017-05-22 15:05
查看:1384次标签:何毅亭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人民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进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唤醒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认同度,从而有利于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交锋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详细]
时间:2017-05-22 14:10
查看:653次标签:杨荣华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价值观
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将组织领导寓于服务之中,切实增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与能力,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详细]
时间:2017-05-22 13:24
查看:570次标签:李炳军讲政治工作细节马克思主义
谈到马克思主义,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包括一些误解和曲解。应当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长期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科学成果,它绝不是那种仅仅从主观愿望出发而随意构建的观念体系,而是建立在各领域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详细]
时间:2017-05-22 09:33
查看:1674次标签:贾高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地位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了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继续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行动指南。...[详细]
时间:2017-05-19 16:29
查看:2588次标签:韩振峰理论自信四个自信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改造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从此,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详细]
时间:2017-05-19 16:25
查看:712次标签:韩振峰习近平5·17讲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不断出成果、出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时间:2017-05-18 14:02
查看:1079次标签:习近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