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关节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以求真务实、创新创造的学术精神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详细]
时间:2016-08-22 08:55
查看:978次标签:阮一帆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
在“5·17”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详细]
时间:2016-08-21 17:24
查看:1624次
标签:朱继东马克思主义执政规律理论创新习近平5·17讲话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服务,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原则性、根本性问题。 ...[详细]
时间:2016-08-19 16:09
查看:2093次标签:任丽慧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不忘本来是“根”,吸收外来是“枝”,面向未来是“果”。不论是继承与创新的不忘本来,还是交流互鉴的吸收外来,都是面向未来的重要依托。相信在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的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详细]
时间:2016-08-19 16:08
查看:759次标签:高建旺哲学社会科学不忘本来马克思主义
只有审时度势,把时与势有机结合起来,由表及里、由静而动,才能对新常态的发展方位了然于胸。只有审时度势,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抢抓经济发展先机,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争取经济发展的更大作为。...[详细]
时间:2016-08-19 13:16
查看:865次标签:李湘舟新常态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应用逻辑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详细]
时间:2016-08-18 09:36
查看:638次标签:田鹏颖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懂学透学实,一定要贯彻好、落实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五位一体...[详细]
时间:2016-08-17 16:43
查看:1069次
标签:曹山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详细]
时间:2016-08-17 16:42
查看:2182次
标签:董振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详细]
时间:2016-08-17 10:17
查看:3781次标签:董振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实现共享发展,仅靠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加还不够,这是物质保证。即使在生产力高度发展、财富充分涌流的条件下,也会出现贫富分化。因此,实现共享发展还需要制度保证。...[详细]
时间:2016-08-17 10:11
查看:551次标签:卫兴华共享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也是具有理论统领性的核心概念。而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飞跃,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推动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战略升级。...[详细]
时间:2016-08-17 10:06
查看:363次标签:张德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马克思主义法学
在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中有话说不出、有理辩不明,反映出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声”的方式和方法不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枯燥的概念,而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而鲜活的思想理论武器。...[详细]
时间:2016-08-12 10:06
查看:464次标签:黄海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重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创新“发声”方式方法,大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现力和穿透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表达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做到这一点,应坚持问题导向,把研究、宣传、阐释马克思主...[详细]
时间:2016-08-12 10:06
查看:557次标签:黄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话语权
新闻学子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不仅仅影响周边亲友,将来还会通过媒体被放大和扩散。因此,能否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仅是新闻学子自身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而且是新闻院系、新闻媒体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6-08-12 10:05
查看:378次标签:林治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教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正因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共产党人的“诗和远方”熔铸于精神追求和实践改造,我们党走过95年的历程,而能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详细]
时间:2016-08-11 10:15
查看:1277次标签:许京峰信仰共产党人习近平七一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
社会一切领域,从根本上都是以不同方式来解决“需要和供给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深层底色,蕴含着对现实需要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供给关系的关注。...[详细]
时间:2016-08-11 10:04
查看:823次标签:韩庆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发展规律新认识的集中体现,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详细]
时间:2016-08-11 09:08
查看:463次标签:张军扩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小康社会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保障社会公平平等的制度体系,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在推进平等、促进效率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详细]
时间:2016-08-10 10:23
查看:1488次标签:谢伟光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共享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各个历史阶段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发展和创新。...[详细]
时间:2016-08-08 14:27
查看:419次标签:朱传棨经典著作研读四个全面马克思主义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想万家灯火,念百姓忧乐,与群众心连心,为群众谋福祉,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详细]
时间:2016-08-08 14:21
查看:1250次标签:严琛铭记党史不忘初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