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不仅仅是指说出来的话,更主要的是指背后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逻辑思维等等。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观照下会得出大相径庭的判断,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话语权实质上是世界观的权力,是价值观的权力,是思维方式的权力。...[详细]
时间:2017-05-19 14:15
查看:497次标签:辛鸣中国道理中国话语市场经济
中国的发展成功,正是在不断汲取西方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取得的,中国的发展并没有脱离世界发展的联系。因此,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命题,而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详细]
时间:2017-05-17 13:42
查看:1352次标签:周文理论中国话语哲学社会科学
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说中国话语。对哲学社会科学来说,话语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都深深地凝结并表征着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时代探索和实践活动中的思考。...[详细]
时间:2017-05-17 09:48
查看:529次标签:崔唯航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文化自信
近年来,本土化、中国化等词语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词,这反映了学者们话语意识的觉醒和追求。但是,在如何实现本土化上,还需要积极探索。...[详细]
时间:2017-03-22 10:30
查看:365次标签:张康之中国话语中国经验话语意识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以及国际话语权问题,之所以在今天被提升到如此历史高度,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推动和呼唤。...[详细]
时间:2017-01-23 14:17
查看:824次标签:张西立中国话语中国实践文化自信
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需要以中国现实为基础,形成关于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的意义表达系统,从而使学术研究与现实相呼应,为解决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服务。...[详细]
时间:2017-01-05 14:50
查看:696次标签:赵士发中国话语中国道路话语体系
智库在为国家建言献策的同时,也可以积极地与媒体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智库可以把研究成果刊登在外宣媒体中,深度阐述中国事件的内容和意义,媒体也应该积极报道智库的研究成果,积极展现中国故事的意义和影响。...[详细]
时间:2016-08-30 10:50
查看:1004次标签:杨娜对外宣传中国话语政治话语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问题是理论的导向。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也就无止境,哪里有需要破解的问题,哪里就要进行理论研究。要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详细]
时间:2015-11-27 14:17
查看:275次标签:张艳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话语中国智慧
新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形态。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理论的中国话语,是新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历史起点,也是新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详细]
时间:2015-10-20 13:55
查看:1233次标签:顾海良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学科建设中国话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抽象的空洞概念,也不是学术史意义上的知识梳理,而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现方式和现实途径。其中至为关键之处在于深入到中国的社会现实之中,敏锐地捕捉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并将之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予以反思,通过直面并解决这些问...[详细]
时间:2015-08-03 08:43
查看:549次标签:崔唯航中国故事中国话语马克思主义
我国选择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赋予现代性以中国内涵,书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篇章。这是中国故事。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西方话语其实无能为力。有人试图通过西方理论的置入和西方话语的中介来讲述中国故事,最终呈现的不过是西方的又一个“他者”形象,而非中国的真实形象...[详细]
时间:2015-07-08 09:54
查看:297次标签:陈曙光中国道路中国话语西方国家
“自由”“民主”等概念,发端于西方文明历史源流,其内涵、外延与西方近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经过反复思辨和扬弃,内容已变得非常复杂多面。而当代一些中国学人将这些复杂多面的概念,简单照搬以套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而对源自中国自身历史传统的一些话语,如“仁政”“大同”却...[详细]
时间:2015-05-12 14:45
查看:500次标签:王更化中华文明中国话语新文化运动
建构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不是要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要让人了解中国、读懂中国、认同中国。我们讲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就要让人家认同我们。...[详细]
时间:2015-01-20 09:41
查看:263次标签:李君如中国话语中华民族中国梦
1978年的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三轮开放,引进的核心是以自由市场主义为中心的经济理论。这种开放与欧美早期希望中国“市场化推动民主化”的期待发生了吻合与共振。...[详细]
时间:2014-10-10 10:12
查看:861次标签:中国话语中国发展模式民族复兴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直面中国的问题,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是我们的出发点、立足点。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详细]
时间:2014-06-30 09:42
查看:779次标签:中国话语中国实践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不是去粉饰太平,不是去掩盖矛盾,也不是去回避问题,而是要确立一种能够真实地、透彻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就是反映中国实践的实质内容的思想体系、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详细]
时间:2014-06-24 14:45
查看:603次标签:湖北中国话语理解机制构建
创新实践是中国实践和中国话语的双重聚焦。因为创新实践既是当代中国实践最显著的特点,也是中国话语中最有分量的概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的最新发展。...[详细]
时间:2014-06-18 10:00
查看:289次标签:创新实践中国话语中国实践
“中国实践与中国话语”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和根本意义的问题。今天我们之所以要深入研讨这个问题,一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新情况在出现,新经验在积累,我们的认识也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更新。二是因为国内外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交流对话的必要。...[详细]
时间:2014-06-17 10:55
查看:365次标签:湖北中国话语中国实践
关于对待西方的话语体系。现在既不能认为西方的话语体系是与现实无关的知识体系,也不能把西方话语体系先验地理解为是反中国反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同时更不能将其当做普适性的话语体系,以它为中国学术话语的样板,无论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都“照着说”。...[详细]
时间:2014-06-12 14:35
查看:455次标签:中国话语路径选择
现在既不能认为西方的话语体系是与现实无关的知识体系,也不能把西方话语体系先验地理解为是反中国反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同时更不能将其当做普适性的话语体系,以它为中国学术话语的样板,无论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都“照着说”。...[详细]
时间:2014-06-11 13:59
查看:389次标签:湖北宏观中国话语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