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中,主讲人梳理了从汉代、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春节的历史变迁,如汉代确定了岁首为正月初一、唐代规定了正月初一的假期、明代的立春仪式、民国时期的春节变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详细]
时间:2021-02-09 14:48
查看:1832次
标签:萧放春节过年传统文化习俗
《尔雅•释天》记载,“载,岁也。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中国的“年”是一个以年终、岁首为基础的时间阶段,从腊月初八开始,便揭开了“年”的大幕。在这段时间里,老百姓...[详细]
时间:2021-02-09 14:47
查看:1864次
标签:萧放春节过年传统文化习俗
民间过大年,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期报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从大年的溯源、历史流变、传统习俗三个方面,生动描绘了大年期...[详细]
时间:2021-02-09 09:35
查看:4642次
标签:萧放春节过年传统文化习俗
民间过大年,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期报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从大年的溯源、历史流变、传统习俗三个方面,生动描绘了大年期...[详细]
时间:2021-02-09 09:11
标签:萧放春节过年传统文化习俗
民间过大年,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期报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从大年的溯源、历史流变、传统习俗三个方面,生动描绘了大年期...[详细]
时间:2021-02-09 09:11
查看:801次
标签:萧放春节过年传统文化习俗
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长辈会将片糕搭在孩子们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希望子女百事俱高,这就是古人九月做糕的初衷。有些地方的重阳糕是比较讲究的,一般重阳糕要做成九层,看上去就像一座座宝...[详细]
时间:2020-10-14 10:28
查看:843次
标签:品重阳糕习俗重阳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详细]
时间:2020-10-14 10:28
查看:762次
标签:佩茱萸祛病习俗重阳节
重阳节赏菊,又派生出饮菊花酒的习俗。唐朝诗人崔曙有“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的诗句。重阳节赏菊,又派生出饮菊花酒的习俗。唐朝诗人崔曙有“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的诗...[详细]
时间:2020-10-14 10:27
查看:1529次
标签:饮菊花酒习俗重阳节
观赏菊花便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相传赏菊习俗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仿他,于是就有重阳赏菊的风...[详细]
时间:2020-10-14 10:26
查看:742次
标签:赏菊重阳节习俗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详细]
时间:2020-03-24 13:56
查看:542次标签:清明节习俗扫墓踏青
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在清明扫墓时,要在坟上加新土。据清明上河图说这是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栖霞、黄县等地全族公祭祖坟后,一起吃祭后的馒头及菜肴,称为“房食”或“祊社”。...[详细]
时间:2020-03-23 14:20
查看:681次标签:山东清明节习俗
在浙江,清明俗称祭清明,或“祭坟”拜太公。各地习俗有所差异,有的地方在清明日祭坟,有的地方却一定清明日上坟。一般本族人拜太公都提早几天祭拜,先祭拜太公,后祭自己各户的祖宗。祭清明时先给祖坟“加土”或“添土”,即用畚箕取土添加在祖坟之顶。...[详细]
时间:2020-03-23 14:18
查看:925次标签:清明节浙江习俗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详细]
时间:2020-03-23 14:17
查看:709次标签:上海清明节习俗寒食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详细]
时间:2020-03-23 14:16
查看:730次标签:山西清明节习俗
近日,首届世园文化庙会暨“过大年 游世园 赏华灯”大型灯会在延庆世园会举办。此次活动采取灯会加庙会的方式,室外大型彩灯展示区域6万多平方米,国际馆室内庙会部分1万多平方米。游客不仅可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彩灯,还可以在室内的庙会充分感受到各个时代的年味,品尝...[详细]
时间:2020-01-22 10:32
查看:751次标签:首届世园文化庙会春节习俗年味儿
由故宫与腾讯联合出品的文化年俗节目《故宫贺岁》已经上线。从重华宫茶宴上的君臣趣事,到乾隆的紫禁城年夜饭,主持人窦文涛和王刚、冯唐等嘉宾一起一探究竟。对吃货来说,皇帝的年夜饭吃什么的...[详细]
时间:2020-01-13 14:28
查看:522次
标签:紫禁城年夜饭故宫贺岁习俗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详细]
时间:2020-01-06 09:56
查看:1871次
标签:守岁春节习俗团圆
舞狮子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时,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传统的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锣鼓,出现在城镇和农村。...[详细]
时间:2020-01-06 09:45
查看:510次
标签:舞狮春节习俗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详细]
时间:2020-01-02 15:53
查看:496次
标签:春节习俗贴福字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详细]
时间:2020-01-02 15:48
查看:407次
标签:春节春联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