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学术、话语甚至包括教材体系建设中,学术体系建设是基础、前提和关键。理论工作者要有学术情怀,要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贡献心智。...[详细]
时间:2017-08-11 11:06
查看:443次标签:尹汉宁理论工作者学术哲学社会科学
《中庸》反复讲极至、理想状态、最高境界,又强调很难企及、很难持久,但同时又讲中庸之道并非虚幻,在天地之间、在人间,必须从自身修为着手、必须从至诚入手、必须致力于实践,使理想与现实相联系相贯通。...[详细]
时间:2017-08-09 10:33
查看:1099次标签:尹汉宁中庸境界文化
今天,我们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要进一步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继续奋斗。...[详细]
时间:2017-08-04 10:05
查看:4343次标签:尹汉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
树立文化的整体观,不仅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开阔视野、系统思维和发展观念,而且有利于我们认识不同形态、不同层面、不同时期文化之间的联系,不至于把不同形态、不同时期的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至于对不同层面的文化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不至于静止、封闭地看待文化现象。...[详细]
时间:2017-07-26 11:15
查看:563次标签:尹汉宁文化强国文化建设文化自信
强调文化自信的目的,决不是止步不前的孤芳自赏,而是唤起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动力。文化重在建设。文化自信要体现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自觉上,体现在文化自强的实践中。...[详细]
时间:2017-07-21 10:59
查看:2165次标签:尹汉宁文化自信思想文化民族复兴
建立以培养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为导向的高校评价标准。要切实改变用外国标准评价中国教育的局面,要切实改变就供给评价供给、就存量评价存量的评价标准。...[详细]
时间:2017-07-19 11:00
查看:740次标签:尹汉宁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资源
要加强网络社会法治建设,必须科学立法、适时释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利用互联网运行的特点,广泛动员网民参与法治规范必要性的讨论,参与立法进程的讨论,加强法治宣传,形成网络社会的法治和规则氛围。...[详细]
时间:2017-06-23 10:51
查看:404次标签:尹汉宁网络社会治理信息技术法治化
论理,是干部素质修养的体现。干部处在管理位置,久而久之,容易自以为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要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组织上要提出要求,特别是工作作风方面的要求。...[详细]
时间:2017-05-25 10:28
查看:335次标签:尹汉宁领导干部论理思维
底线思维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涉及质与量,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同一性与多样性,系统稳定与创新,同质与包容等哲学范畴。...[详细]
时间:2017-04-06 13:48
查看:1160次标签:尹汉宁底线思维哲学创新
要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对自身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对自身的文化价值有情感认同,对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保持清醒,对自身文化的开放与融合能力有信心,对自身文化的持久影响力有理由充满期待。...[详细]
时间:2017-02-24 10:44
查看:1847次标签:尹汉宁文化自信使命担当传统文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判断、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性抉择,其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详细]
时间:2016-07-18 15:51
查看:699次标签:尹汉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与需求经济发展新常态
政治经济学在经济类学科中,是基础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其发展与创新,有赖于领导人、经济工作者和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详细]
时间:2016-07-18 11:15
查看:957次标签:科学发展观尹汉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开放
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安排及其程序安排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使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有效、健康地运行。...[详细]
时间:2016-06-08 10:44
查看:1649次标签:尹汉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集中制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的前提下,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创新是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许多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解答。...[详细]
时间:2016-06-03 15:52
查看:1303次标签:尹汉宁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历史使命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的前提下,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要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创新是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许多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解答。...[详细]
时间:2016-06-03 14:31
查看:1457次标签:尹汉宁哲学社会科学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谋篇布局,在每个理念的统辖下,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路径和举措。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并作出了进一步具体的政策设计和项目...[详细]
时间:2016-04-13 09:14
查看:1321次标签:尹汉宁五大发展习近平治国理政十三五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承性,还是从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的样本意义来看,中国都最有条件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发展新理论。五大发展理念,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发展新理论。...[详细]
时间:2016-04-12 08:48
查看:1134次标签:尹汉宁五大发展理念哲学思维经济发展
对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还可以从支撑发展的内在动因和解决发展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入手加深理解。也就是说,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详细]
时间:2016-02-23 09:03
查看:798次标签:尹汉宁五大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
由于实体经济生产能力饱和,收入下降,资金在逐利原则驱使下,向房地产和金融衍生领域转移,这不仅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失衡,而且也是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在此背景下,按照传统的思维逻辑“注水”,势必加剧失衡和进一步累积风险。...[详细]
时间:2016-02-23 08:49
查看:1286次标签:尹汉宁五大理念战略思维哲学思维
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适应新阶段、应对新挑战、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我们要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必须用五大发...[详细]
时间:2016-02-22 13:16
查看:1167次标签:尹汉宁五大发展理念治国理政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