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考古工作视作“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认为它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详细]
时间:2020-12-02 08:58
查看:328次标签:习近平考古工作考古学中华文明
12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章强调,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详细]
时间:2020-12-02 08:42
查看:285次标签:习近平考古工作考古学中华文明
2020年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充分阐明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鲜明指出做好我国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前进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详细]
时间:2020-12-02 08:32
查看:473次标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华文明考古学互学互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点亮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增强文化自信、凝聚奋进伟力,我们必将推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民族复兴乘风破浪。...[详细]
时间:2020-12-01 10:25
查看:899次
标签:胡威考古学中华文明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详细]
时间:2020-11-30 15:56
查看:563次标签:习近平署名文章考古学中华文明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详细]
时间:2020-11-30 15:55
查看:461次标签:习近平考古学中华文明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详细]
时间:2020-09-30 09:28
查看:258次标签: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考古学考古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8日下午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我们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须行进在...[详细]
时间:2020-09-29 14:47
查看:408次标签:习近平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
如果说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的主要目标是寻找中国文化起源,1949年后的中国史前考古学则将最宏大的学术目标确定为重建中国古史,即以考古学的方法论证,在史前时代,历史时期绵延至今的多民族统一中国之“雏形”已经出现,“多元一体”的基因和“分久必合”的大势已经形成。70...[详细]
时间:2019-11-05 13:58
查看:388次标签:考古学中国史前文化
数千年来,历代史家为记述和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了不懈努力,留下了珍贵的学术遗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深入研究历史,其中也包括推动我国考古学发展。...[详细]
时间:2019-06-17 08:50
查看:399次标签:王巍考古学历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由于实物资料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详细]
时间:2019-05-23 16:17
查看:759次标签:孙庆伟考古学中国学派
考古学更是一门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学科。考古学可以通过一把手铲和考古人的智慧,以及我们对历史与当下、未来的认知,将人类的历史,特别是近千年以来人类文明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历程,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来。不仅如此,考古学更是一门从遥远过去走向无限未来的学科,在构建未来社会...[详细]
时间:2019-02-27 16:56
查看:1821次标签:段清波考古学社会发展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详细]
时间:2017-06-15 09:00
查看:15134次
标签:姜波考古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在本部报告中...[详细]
时间:2017-06-15 08:57
查看:754次
标签:姜波考古学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详细]
时间:2017-06-15 08:54
查看:7939次
标签: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考古学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
从殷墟到二里头,从王城岗到三星堆,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比过去的认识多得多了。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上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拓展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地...[详细]
时间:2017-05-04 16:01
查看:844次
标签:考古学王城岗李学勤三星堆二里头
现代考古学在欧洲出现,是在19世纪的初期。那么什么时候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是在1900年前后,梁启超、王国维等先生把现代考古学的观念引入中国,但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才真正有...[详细]
时间:2017-04-26 17:18
查看:1242次
标签:李学勤考古学现代考古学田野调查重大发现
今天社会上有一种看法,认为考古就是挖宝,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现代考古学是本身有一整套理论、学说、技术和方法的现代科学。中国的现代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有了91年的历史,...[详细]
时间:2017-04-19 15:22
查看:5337次
标签:李学勤考古学古代文明现代考古学五千年文明
历史并不应该是帝王将相的家史,而应该记录整个人类的历史。单就考古这门学科来说,它研究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考古挖掘的实物更多的是记载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是有血有肉的历史。...[详细]
时间:2015-05-26 11:17
查看:977次标签:朱泓考古学考古研究历史文献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