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遗址中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清晰地展现了豫东这一文化通衢在考古学文化中的融合发展过程,见证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进程。...[详细]
时间:2024-05-29 14:21
查看:166次标签:中华文明王庄遗址考古学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使命,各学科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中国考古学也不例外。...[详细]
时间:2024-04-17 11:48
查看:208次标签:考古学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人文社会科学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详细]
时间:2023-09-26 11:13
查看:232次标签:考古学中华文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中国考古学者从“重建国史”起步,用科学的考古材料向世人展现出古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根系和发展脉络。除了宏观叙事,在礼乐制度、日常器用、服饰衣冠、语言文化等社会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各个层面上,中国考古都以丰富的资料和细节,客观而翔实地展示出各民族彼此交往、相互影响...[详细]
时间:2023-07-04 10:46
查看:167次标签:考古学中国考古历史认知历史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我们深刻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详细]
时间:2023-07-03 15:22
查看:601次标签: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古学中华文化
多年来,我国考古学家在多个重要遗址开展研究。伴随着考古科技手段与理论的不断进步,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对远古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了更多了解。...[详细]
时间:2023-06-08 15:12
查看:497次标签:远古人类考古学石器食物精神生活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详细]
时间:2023-06-06 08:52
查看:154次标签:考古学中国国家版本馆“何尊”
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尤其是在文化发展的转型期,如农业起源阶段。进一步拓展这一视角,用以考察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相关问题,可以丰富我们考察这些问题的维度。...[详细]
时间:2023-03-22 14:27
查看:286次标签: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学边缘发展现象
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对殷墟的探索让我们对“何以中国”的认识更加清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详细]
时间:2023-02-20 15:15
查看:416次标签:考古考古学殷墟中华文明
上古史的重建已经基本上依赖于考古发现与研究,甚至于战国秦汉时期以降,对国家基层治理、家族关系等领域的研究,也逐渐向考古学倾斜。...[详细]
时间:2022-12-29 13:46
查看:678次标签:古代文明学科范式转变考古学
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详细]
时间:2022-10-14 16:46
查看:179次标签:领航考古学中国文化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后发展最快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对考古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了上百次批示。...[详细]
时间:2022-10-09 13:47
查看:224次标签:考古工作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百年来,考古学和历史学携手并进、相互支持,考古学在历史文献线索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历史学吸收考古研究前沿成果而不断有新的突破。概括起来看,在中华文明史研究方面,考古学与历史学的融合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学术成果。...[详细]
时间:2022-06-06 10:02
查看:251次标签:考古学历史学融合发展
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学与时代共进步,与国家共发展。致敬百年中国考古,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者要赓续前贤,立足我国实际,从古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出发,深刻理解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以田野考古为基础,重视农业考古的意义,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考古知识普及能力,...[详细]
时间:2021-12-08 08:42
查看:298次标签:中华文明农业考古考古学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时间:2021-12-06 09:10
查看:515次标签:高江涛考古学中华文明文化基因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两个祭祀器物坑,揭示出一个前所未知的古代区域性文明,这成为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年底以来,在三星堆遗址的同一地点又发现了6个坑。这一事件自然备受瞩目,引发社会各界热烈讨论,人们都在追问新的发现和它们的意义...[详细]
时间:2021-10-10 00:24
查看:267次标签:施劲松三星堆考古学
名牌大学毕业的田建文,一次次放弃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机会,在田野考古一线执着地坚守三十多年,因为他爱考古;几次开颅手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奔赴考古现场,也是因为他爱考古;半边身体偏瘫,却依旧执意回到考古工地,将学问传给后辈,还是因为他爱考古。...[详细]
时间:2021-08-30 09:09
查看:204次标签:评论员田建文考古学
今天,我们的讲座主要围绕考古学视野下的铜镜展开。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有关镜鉴学的田野发掘资料逐渐丰富,研究成果与日俱增。下面要说的两大铜镜展览中,就展出了一些考古发掘品。...[详细]
时间:2021-08-07 11:09
查看:305次标签:霍宏伟考古学铜镜鉴赏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世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详细]
时间:2020-12-24 13:11
查看:493次标签:习近平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
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我国考古工作。...[详细]
时间:2020-12-02 13:15
查看:405次标签: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考古学考古工作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