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有许多同义异名和同名异义的概念和表述。西方说“宁在乡村当首脑,也不在罗马当副手”,这个表述在中国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我们讲中国的协商民主,可以说是中国民主的独到形式之一,是中国政治的一个专有概念,但是这个概念要有扩散能力,就需要用这...[详细]
时间:2016-01-04 09:03
查看:816次标签:苏长和世界的政治学国际关系中国本土概念
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许多政策阐述和实践过程中,人们可以发现,“共”这一汉字是“一带一路”和互联互通的核心价值。从共建、共商、共享、共生,一直到命运共同体,都可以看到由“共”这一汉字衍生出来的许多词语。这个价值观更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元、多样的政治和...[详细]
时间:2015-12-08 08:42
查看:989次标签:苏长和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国际关系
每个国家在世界中都面临着与国际制度打交道这个问题。好的国际制度是国际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治理资产。中国与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国家同为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但是中国规模大,具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详细]
时间:2015-11-09 10:17
查看:1063次标签:苏长和全球治理体系国际制度国际秩序
总体国家安全的宗旨是服务人民,其实现也要依靠人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议题的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详细]
时间:2015-10-23 14:13
查看:3104次标签:苏长和国家安全法律保障国防教育
适合自己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对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走向成熟和稳定的重要表现。中国人的制度自信,表现在对自己制度的坚持和日趋成熟的制度观上。...[详细]
时间:2015-09-30 09:38
查看:2759次标签:苏长和三个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在当代民主知识格局的变动中,我们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内生理论和丰厚的实践亟待研究和总结,研究和总结如果还是或者总是停留在用西方民主的老话语上,或者倚重西方这支民主传统的知识资源,理论的逻辑性自然很难自洽。这需要我们回到民主政治的第二种传统上,回到中国民主的正途上,...[详细]
时间:2015-09-09 09:18
查看:736次标签:苏长和民主政治学治国理政
美国战后的区域国别研究,包括对苏联、中国以及不少发展中国家(地区)的政治学研究,都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其研究目的偏离了“更好认识别人”的应有意义,而是旨在发现和制造别国的内部矛盾,从而为进一步的外交干预寻找借口。...[详细]
时间:2015-04-29 14:44
查看:415次标签:苏长和中国政治中国崩溃论学术生态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中国自古以来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道义情怀一脉相承,也与中国近代以来在国际体系中的经历和地位感受不可分割。透过习近平同志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公、合、让、共、和的特色和品质。...[详细]
时间:2015-03-20 09:16
查看:323次标签:苏长和中国外交外交理论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之举,也折射出我们党在文化发展上的自信。当下的中国应该也可以拥有和展示这种文化上的自信。...[详细]
时间:2015-02-17 10:30
查看:1330次标签:苏长和骨气中国政治中国话语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结伴作为全方位外交重点方向,致力于构建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结伴不结盟体系。结伴是“交朋友”的合作共赢思维,结盟是“找敌人”的冷战对抗思维。...[详细]
时间:2015-01-19 15:40
查看:468次标签:苏长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国际秩序中国外交
珍视中国制度中的“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于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一些人喜欢...[详细]
时间:2014-11-24 09:17
查看:434次标签:社会主义法治宪政科学执政苏长和
反对用西方宪政概念和标准来对照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不是说我们要全盘否定西方国家在自己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政治文明,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都不应该看着别人的制度文明不舒服。...[详细]
时间:2014-11-21 13:28
查看:347次标签:法治苏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反对用西方宪政概念和标准来对照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不是说我们要全盘否定西方国家在自己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政治文明,每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都不应该看着别人的制度文明不舒服。这符合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倡导的和平共处的精神...[详细]
时间:2014-11-21 10:45
查看:1359次标签:苏长和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
外交制度是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是管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机制的总和,也是外交思想与活动得以贯彻和实施的根本保障。新中国外交制度是在服务国家建设和国际秩序建设的要求下逐步确立起来的,其母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详细]
时间:2014-11-10 15:12
查看:829次标签:外交中国道路苏长和
按照第一种普遍主义理解中国外交,逻辑结论一定是中国强大了会输出自己的模式和对外干涉。按照第二种普遍主义理解中国外交,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中国反复强调互不干涉内政、文明互鉴、国际上的事情大家共同商量着办等理念。...[详细]
时间:2014-11-06 10:01
查看:349次标签:世界秩序苏长和普遍主义
中国模式背后的政党制度。共产党执政的特点是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康,这种政体表现形式为一届接着一届干,政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能够着眼于长远发展规划,确定好合理的目标后一步接着一步做。...[详细]
时间:2014-06-25 14:33
查看:497次标签:中国模式苏长和
大国、发展中国家、周边外交、国际组织布局完整。今年中国外交从中俄关系开始,从大国、发展中国家、多边组织再回到年底的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为未来十年中国外交完成了战略布局,形成了大国外交的新格局。...[详细]
时间:2014-01-03 13:18
查看:508次标签:苏长和中国外交中国梦大国外
一、从非洲和美国说起
2012年10月份,我有机会去非洲参加了第二届中非智库论坛,随后又去美国考察了美国大选。在埃塞俄比亚,与会的个别非...[详细]
时间:2013-06-03 10:39
查看:667次标签:民主民主转型民主制度苏长和
去年年底,我有机会分别去非洲参加了中非智库论坛和美国考察了美国大选。在埃塞俄比亚,与会的个别非洲学者大谈非洲市民社会、民主转型等问题。会场设在亚的斯亚贝巴郊区一个度假村,走出会场,就会见到许多生活在底层的贫苦百姓,让人不能不对会场内民主话题和会场外民生实...[详细]
时间:2013-05-29 15:10
查看:493次标签:西式民主误区中式民主苏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