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不能仅仅停留在宏观的设想,口号式的政策更是不可行。丝绸之路要成功,中国既要搞清楚要做什么,更要搞清楚怎么做。没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政策工具,丝绸之路很可能只是纸上谈兵。这方面,中国已经有很多经验教训了。...[详细]
时间:2015-02-13 13:28
查看:905次标签:郑永年丝绸之路国家发展战略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西方出现了对自身制度、模式或治理能力的反思,其中对经济制度和模式的反思比较多,人们试图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经济思想层面,人们提出很多有效的建议,主要是要提升政府在全球化时代管制经济活动,尤其是金融资本活动的能力。西方现在所面临的...[详细]
时间:2014-12-30 14:05
查看:1381次标签:郑永年亚洲思潮西方模式意识形态
如何解决政府的空转和官员的不作为,已经成为中国执政党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共四中全会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的制度建设。...[详细]
时间:2014-11-20 13:03
查看:405次标签:法治郑永年四中全会
中国改革的主要策略是“先易后难”,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培养新利益来解决既得利益,或通过增量改革来解决存量改革的问题。“既得利益”是改革中的“难”,“新利益”是改革中的“易”。只要通过体制创新,培养经济社会新利益,就能找到突破口。...[详细]
时间:2014-09-17 14:51
查看:948次标签:郑永年中国模式反腐GDP智库
往日的维稳功能在不断淡化,被新的概念“社会治理”所取代。同时,政法委也在突出其法治改革的新方向,例如对劳教制度的改革。在这方面,这个机构仍可大有作为。随着政法委功能的转变,社会对其的认知和看法也会逐渐得到改变。 ...[详细]
时间:2014-08-22 12:44
查看:1290次标签:法治国家郑永年法治体系反腐败
虽然中国改革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对改革者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尽快把改革运作起来、执行下去,并且能够使老百姓获益。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需要全面改革,但找到突破口更为重要。...[详细]
时间:2014-07-10 13:53
查看:466次标签:改革症结动力郑永年
在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今天,中国逐渐成为强国。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既要求中国“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家利益,同时也要求中国必须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详细]
时间:2014-06-17 10:12
查看:514次标签:时代精神丝绸之路郑永年
如何维持党的开放性?中国已经有了一条途径,即通过公务员系统的考试制度录用人才。这和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类似。当然,这条途径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制度本身的开放性。...[详细]
时间:2014-06-13 13:37
查看:1412次标签:开放竞争参与中国政治模式郑永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西方民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的时候,民主的形式就要发生变化。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所面临的,是其政治结构和其所处的经济、社会结构之间的深刻矛盾。
...[详细]
时间:2014-06-10 14:20
查看:699次标签:中国民主模式郑永年
郑永年表示,改革强调执行力。为了摸清全面深化改革在基层的执行情况,他近期在中国基层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不少基层官员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改革态度。“改革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但改革也需要人来推动。可是有些官员占着好位置又不干活,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详细]
时间:2014-05-21 14:34
查看:964次标签:中国经济风险改革郑永年
在国际政治上,人们一直在讨论大国政治悲剧,说的是大国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认为,国际政治的历史就是大国兴衰的历史,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要挑战现存的大国、现存大国必然恐惧于另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大国被另外一个大国所取代,战争因此不可避免。...[详细]
时间:2014-03-27 14:59
查看:740次标签:国际政治乌克兰悲剧郑永年
在国际政治上,人们一直在讨论大国政治悲剧,说的是大国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认为,国际政治的历史就是大国兴衰的历史,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要挑战现存的大国、现存大国必然恐惧于另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大国被另外一个大国所取代,战争因此不可避免。...[详细]
时间:2014-03-25 13:27
查看:945次标签:乌克兰国际政治悲剧郑永年
最近,因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重提毛泽东和黄炎培著名的延安“窑洞对”,又引发出人们新一轮对历史周期律的反思和讨论。对如何走出这个周期律,毛泽东和黄炎培都指向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精英所追求...[详细]
时间:2014-03-18 13:07
查看:2635次
标签:郑永年反腐败群众路线
当然,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不仅学习新加坡,而且也学习其他很多国家。例如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抓大放小”式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中国既学新加坡,也学美国、日本、韩国。在“抓大”方面,中国学习了日本和韩国的大企业集团模式,组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来提升企业的国...[详细]
时间:2014-03-11 13:55
查看:1454次标签:新加坡郑永年中国学习型国家
制度设计很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在反腐败的基础上使政府清廉起来——建设清廉政府才是反腐败的目的。因为抓人是很容易的,而防止新人腐败则很难。现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把腐败分子挖出来,这其实并不是最难的。怎样预防腐败,才是更重要的。...[详细]
时间:2014-03-10 10:05
查看:452次标签:郑永年反腐官场现象
中国的三中全会决定加大市场化的经济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化的改革除了要用法律形式,来规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之外,还需要其它经济制度的支持,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等等。在这些方面,中国都需要找到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提升制度水平。...[详细]
时间:2013-12-20 12:58
查看:1552次标签:郑永年市场化中国经济改革三中全会
中国面临的问题很多,没有人会期望三中全会能够涵盖所有的问题。但是,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人们的确希望能够引起三中全会的关注,毕竟这次全会决定了中国领导层未来十几年的改革议程。从这个视角来说,比较遗憾地是这次三中全会没有把社会改革提高到领导层改革的最高议程上来。 ...[详细]
时间:2013-12-12 12:26
查看:1834次标签:郑永年三中全会社会问题
城市是中国整体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城市很难完全独立于整体政治体制而运作。此外,城市本身也必然要有政治的一面。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就是说,城市的政治化不可避免。...[详细]
时间:2013-12-04 09:10
查看:2502次标签:郑永年城市化城市体制改革经济发展
城市是中国整体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城市很难完全独立于整体政治体制而运作。此外,城市本身也必然要有政治的一面。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政治。就是说,城市的政治化不可避免。...[详细]
时间:2013-12-04 09:10
查看:2915次标签:郑永年城市化城市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三中全会
历次三中全会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简单地说,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目前或者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加以面对和解决的,一类是中长期往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详细]
时间:2013-12-03 12:58
查看:2254次标签:郑永年三中全会经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