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郑永年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新加坡模式的经验及其启示

    新加坡能不能学? 中国能不能学新加坡?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事情并不总是很清楚的。一方面,中国领导层从邓小平开始一直对新加坡经验非常重视。邓小平本人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特意强调学习新加坡,学新加坡经济发展经验和社会治理经验。此后,对学习新加坡...[详细]
    时间:2012-03-01 10:48 查看:498次标签:新加坡郑永年

  • 中国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最近很多迹象表明外在世界对中国作为大国的期望的快速提升和对中国模式认同感的增加。首先是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经济复苏。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还是寄希望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很多人也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抱有希望,但毕竟这些发展中国...[详细]
    时间:2012-03-01 10:48 查看:424次标签:郑永年

  •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日渐增多。然而,大多数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时,往往会回避中国的政治模式,仅仅把中国模式局限于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但实际上,如果不讨论中国的政治模式,就很难理解中国的经济模式,因为到目前...[详细]
    时间:2012-03-01 10:48 查看:436次标签:郑永年国际

  • 三群人的土地改革

    尽管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华尔街资本的贪婪和全球监管不到位,但从宏观结构的角度看,它是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产物。如果说各国都受失衡的影响,那么也都对失衡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 当前,中国的政策选择势必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和很多其他国家...[详细]
    时间:2012-03-01 10:48 查看:328次标签:郑永年

  • 郑永年:中国共产党丢了一个法宝

      认真研究各种主义的本质含义 记者:在培养国家知识分子过程中,意识形态会起到什么作用? 郑永年:意识形态的作用很重要。很多人...[详细]
    时间:2012-03-01 08:56 查看:2171次标签:郑永年中国共产党法宝

  • 郑永年:中国外交的外部战略选择
    郑永年:中国外交的外部战略选择

    ...[详细]
    时间:2012-02-28 16:39 查看:493次
    标签:郑永年中国外交战略选择

  • “三个代表”是个了不起的提法

    “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不能在外部搞反对党,就只有在内部(向不同群体)开放。”“西方政党是通过选举来衡量力量大小的,党员数量是无所谓的。”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围绕中共党员...[详细]
    时间:2012-02-28 15:32 查看:1581次标签:郑永年三个代表

  •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生成的历史因素

    徐海娜:郑老师,您好。从您之前的访谈中可以知道,您一直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而非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来影响社会,甚至对政府政策做出影响,事实上您着书撰文,对政治研究和中国研究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已经起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作用,为什么您不愿接...[详细]
    时间:2012-02-28 15:32 查看:355次标签:郑永年历史

  • 郑永年:中国年轻一代的权钱膜拜

    在尝到了初步富裕果实之后,中国人马上接受了以金钱为核心的“利益”概念。中国社会的基础很快就从意识形态(或者道德)转移到了利益。官方的很多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主要的角色。最明显的就是&l...[详细]
    时间:2012-02-16 16:27 查看:542次标签:郑永年年轻一代权钱膜拜

  • 郑永年:改革需要庞大的中产阶层

         ...[详细]
    时间:2012-01-28 22:43 查看:778次标签:郑永年改革中产阶层

  • 郑永年:期待十八大后社会改革加速

    南巡讲话20周年,期待改革有新突破 2012年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事情,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一个是美国总统大选。国际社会都在看中美政策会有怎样的连续性和变化。可以说,十八大对中国的持续崛...[详细]
    时间:2012-01-12 08:49 查看:412次标签:郑永年

  • 郑永年:当代文化很苍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有关中国文化崛起和文化创新的话题渐热。 “文化的崛起应当是文化创新的产物。要追求文化的崛起首先必须意识到这个新时代已经造就了什么样的文化,而又缺失了什么?”在新近出版的《通往大国之路:中国...[详细]
    时间:2012-01-10 08:41 查看:439次标签:郑永年

  • 郑永年:谨防经济社会政治运行趋向封闭

    从经济上看,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是通过把经济过程开放给社会各个群体而取得的。但是近年来,经济过程变得越来越封闭,从早期的包容式发展转变成为排他式发展。既得利益倾向于垄断经济过程,经济发展的好处大都流向了少数人,大多数人很难从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分享到利益。这使...[详细]
    时间:2011-12-21 08:49 查看:433次标签:郑永年

  • 郑永年:南海是未来中国的生命线

    对中国来说,南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些人说南海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或者更进一步地讲,是核心国家利益,因为其涉及到中国的主权问题。但实际上,南海不仅仅是主权的问题,更是中国的生命线。一旦失去南海,中国的海洋地缘优势可能不再存在,会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个内陆...[详细]
    时间:2011-12-12 09:46 查看:373次标签:郑永年

  • 郑永年:谁能拯救世界经济?

    西方发生危机了,非西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成为危机的拯救者?对西方的失望使得很多人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包括“金砖国家”(巴西、俄国、印度、中国和南非),甚至亚洲国家。但是,答案就那么简单吗?非西方国家能够拯救世界经济危局吗?...[详细]
    时间:2011-11-09 00:41 查看:380次标签:郑永年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