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详细]
时间:2016-07-05 10:39
查看:3611次
标签:宣讲家网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
在马克思看来,由于表现形式不同于它所表现的本质关系,所以要区别一切表现形式和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基础。概言之,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区别开来。...[详细]
时间:2016-07-05 10:27
查看:655次标签:王峰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中国话语与中国理论固然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但如果能够以中国伟大的实践为体,以马克思主义、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为用,只要中国学者有自觉、自信、自主,众志成城,久久为功,万里长城未必没有建成那一日。...[详细]
时间:2016-07-05 09:44
查看:1569次标签:鄢一龙伟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学问哲学社会科学
概言之,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我们需要进一步打开眼界,融通“中”与“外”,贯联并统筹建设中国学术的“言”“道”“器”。...[详细]
时间:2016-07-01 16:29
查看:479次标签:沈壮海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理论
当今阶段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特别需要关注话语体系的建设,是因为有重要的现实背景与动因。简而言之,就是要尽力消除中国学术与世界、与国人、与我们自己的建设实践之间程度不同却客观存在的“隔膜”。...[详细]
时间:2016-07-01 15:10
查看:454次标签:沈壮海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要立足中国大地,不能盲目套用西方模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一定要把握好国情、社情、世情,苦练内功,着力推进学术成果转化,抓好应用对策研究和信息编报工作,提升决策咨询服务质量,开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新局面。...[详细]
时间:2016-06-30 14:46
查看:908次标签:张树华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智库质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失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否繁荣发展和正确运用。...[详细]
时间:2016-06-30 13:35
查看:248次标签:卫兴华哲学社会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失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否繁荣发展和正确运用。为此,要培养和造就一批真懂真信又善于发展创新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家,在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中,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详细]
时间:2016-06-30 10:09
查看:449次标签:卫兴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只要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永远年轻。只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党的思想就会永远年轻。只要党校事业后继有人,我们党的肌体就会永远年轻。...[详细]
时间:2016-06-29 14:07
查看:455次标签:何毅亭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共产党党校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人。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5年不平凡历程,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勇立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卓越成就,根本在于我们的党始终不断地锻造和锤炼“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详细]
时间:2016-06-29 10:13
查看:510次标签:何毅亭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八大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努力归纳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律,解析全球性问题和中国问题,呈现具有时代质感的精品力作,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6-06-29 09:57
查看:525次标签:臧峰宇学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我们要在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详细]
时间:2016-06-28 11:11
查看:1362次标签:辛岩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讲话
很明显,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们既要有开阔的世界历史眼光,更要立足中国土地,把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教学和科研的着力点,放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新鲜经验方面来。...[详细]
时间:2016-06-28 10:50
查看:691次标签:辛岩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只有通过直面中国问题、破解社会矛盾,不断推进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文化进步的有机统一。...[详细]
时间:2016-06-28 10:12
查看:530次标签:邹广文经济全球化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我们要在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详细]
时间:2016-06-28 10:05
查看:904次标签:辛岩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既是“内容”又是“方法”,是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以人类解放为己任,致力于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但马克思主义并非穷尽的真理和现成的教条,而是为追求真理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方法。这意味着,与时俱进不仅需要拔新领异的动态思维,而且也需要沟...[详细]
时间:2016-06-27 14:18
查看:785次标签:徐奉臻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哲学社会科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成果,也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产物。...[详细]
时间:2016-06-27 14:11
查看:359次标签:徐奉臻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双重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赖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在需要思想和理论而且一定能产生思想和理论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应该作壁上观。...[详细]
时间:2016-06-27 13:34
查看:734次标签:徐奉臻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原典
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邓小平所讲的,“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因此,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就要有科学的态度。毛泽东强调,“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详细]
时间:2016-06-24 11:17
查看:843次标签:李国喜延安时期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有机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从鲜活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现实中汲取营养。...[详细]
时间:2016-06-24 10:19
查看:741次标签:陈家刚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