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详细]
时间:2016-08-04 09:07
查看:1746次标签: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哲学社会科学
因此,不仅在学术与政治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在哲学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这两种性质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必要的张力。...[详细]
时间:2016-08-04 08:45
查看:713次标签:侯才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学术性
虽然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有本质不同,但如何在规律与价值上处理父子、夫妇、兄弟等亲缘关系,个人与家国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仍然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研究主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动中华文明创...[详细]
时间:2016-08-03 13:45
查看:678次标签:肖明江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规律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详细]
时间:2016-08-03 09:42
查看:292次标签:肖明江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以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以不断创新的理论勇气,破解改革发展的新课题,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详细]
时间:2016-08-01 13:55
查看:585次标签:韩喜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导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发展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详细]
时间:2016-08-01 11:29
查看:811次标签:刘伟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发展深化改革
当代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实践问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哲学工作者责无旁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详细]
时间:2016-07-29 13:27
查看:371次标签:常晋芳创新问题导向哲学社会科学
只有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最高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不会在工作中思想混乱、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6-07-29 09:58
查看:606次标签:白奚哲学社会科学夫道不欲杂庄子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始终源于实践、联系实践、指导实践。我国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出“中国奇迹”,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用于指导实践。...[详细]
时间:2016-07-28 09:07
查看:510次标签:李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信仰
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也引用了这句话。这句话确实把历史研究的真谛讲出来了。...[详细]
时间:2016-07-27 15:37
查看:358次标签:张海鹏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学术界
笔者认为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理论的“走出去”,并不仅仅表现为学术研究成果发表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更关键是如何让世界能读懂中国公共行政,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详细]
时间:2016-07-27 11:26
查看:691次标签:姜晓萍中国特色治理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发展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包括历史学界已经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学术积累,具有对国外学术界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具备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自信,历经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一定能使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详细]
时间:2016-07-27 10:25
查看:677次标签:张海鹏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中国特色
我们应该自信地看到,中国政治发展与行政改革的实践经验当然是世界政治文明的重要单元。向世界解读中国实践、弘扬中国理论,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双向政治理解,理应是公共行政学者的责任。...[详细]
时间:2016-07-27 10:01
查看:598次标签:姜晓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制度自信中国智慧
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必须牢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主性原则,充分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自主性的优良传统,坚决打破各种理论依附思维,坚定地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创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详细]
时间:2016-07-26 10:14
查看:1060次标签:金民卿理论自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标准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看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和解释力。这就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更大的学术勇气、更宽广的学术视野,凝练标志性概念,形成更多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的理论成果。...[详细]
时间:2016-07-26 09:00
查看:470次标签:张健学术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国力
树立学术自信、打造“学术中的中国”,需要我们以研究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国情、服务改革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研究中积极推进学术创新。...[详细]
时间:2016-07-26 08:51
查看:899次
标签:杨莘舌尖上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自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启示,毫不动摇地坚持理论自主性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验。...[详细]
时间:2016-07-25 12:12
查看:619次标签:金民卿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梦
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史学的育人功能尤为突出,在立德育人方面应该有更多作为。...[详细]
时间:2016-07-25 09:43
查看:295次标签:周星林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民族大义坚持人民利益坚持立德育人
真正适合于我国语言文字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只能产生在我国语言文字的沃土中。因此,应该特别强调“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详细]
时间:2016-07-25 09:40
查看:423次标签:邢福义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文化复兴据实立新
中国历史学者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对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自信,对中国学术界理论和文化创造力的自信,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6-07-25 09:21
查看:1244次标签:张海鹏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共产党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