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无状、无形、无名,却又绵绵若存、包容万物。老子没有明确地说“道”是什么,但是他讲了“道”的很多特点,作了很多比喻。一起来看看吧![详细]
时间:2016-04-28 14:32
查看:2291次
标签:刘庭华哲学思想老子《道德经》恍兮惚兮
《道德经》的篇章结构比较简单,分为上篇和下篇,但是内容很博大,思想很深邃。上篇“道经”37章,主要阐述宇宙万物本原,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下篇“德经”44章,主要论证治国安邦、为人处...[详细]
时间:2016-04-28 14:30
查看:1980次
标签:刘庭华《道德经》治国理政为人处世修道养寿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基因。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详细]
时间:2016-04-21 18:53
查看:7801次
标签:刘庭华哲学的童年《道德经》儒道比较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许多辩证法的哲学命题和概念,如有与无、强与弱、正与奇、刚与柔、先与后、道法自然、无中生有、祸福相依、难以相城、柔弱胜刚强,等等,阐发了宇宙万物、天地自然变化...[详细]
时间:2016-04-21 18:44
查看:2644次
标签:刘庭华老子《道德经》哲学的童年黑格尔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基因。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详细]
时间:2016-04-21 18:43
查看:1329次
标签:世界哲学故乡老子刘庭华哲学的童年潘基文
《道德经》的篇章结构比较简单,分为上篇和下篇,但是内容很博大,思想很深邃。上篇“道经”37章,主要阐述宇宙万物本原,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下篇“德经”44章,主要论证治国安邦、为人处...[详细]
时间:2016-04-21 18:41
查看:2362次
标签:刘庭华《道德经》马王堆汉墓道经德经
在中国的历史上,老子充满了神秘感,仿佛历史在他的身上覆盖了重重迷雾,让人很难去发现“真实的老子”。老子生活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他的身世是什么?他的职业是什么?他到底活了多少岁?他为什...[详细]
时间:2016-04-21 18:39
查看:1267次
标签:刘庭华自隐无名老子最长寿的人真实的老子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基因。老子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详细]
时间:2016-04-21 18:37
查看:1733次
标签:刘庭华老子《道德经》其人其事文化基因
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蒋介石虽然参加了抗战,初期还比较积极,但在抗战中却始终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压制民主运动,打击和限制共产党,消极抗日。...[详细]
时间:2015-09-02 15:09
标签:刘庭华国民党抗日战争内战
由于“冷战”政策的需要,美国颠倒是非,黑白不分,毫无正义可言,竟在《对日和约》中不承认日本1941年12月7日以前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结果使日本在战后没有认真进行战争赔偿,而且使日本国民没有像德国国民那样有一种负罪感,对日本法西斯仇恨不起来。更有甚者,还使日...[详细]
时间:2015-09-01 16:29
查看:592次标签:刘庭华冷战日本军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详细]
时间:2015-09-01 15:56
标签:刘庭华历史虚无主义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蒋介石虽然参加了抗战,初期还比较积极,但在抗战中却始终坚持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压制民主运动,打击和限制共产党,消极抗日。...[详细]
时间:2015-08-31 16:05
查看:1469次标签:刘庭华国民党抗日战争内战
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对苏联远东地区也构成威胁,特别是日、德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矛头直指苏联,又客观上促使苏联加强对中国的援助。尽管中苏两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分歧,但基于对苏联国家利益的判断,联苏抗日,成为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进行外交...[详细]
时间:2015-08-31 10:10
查看:1776次标签:刘庭华抗日战争外交经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说明,中国人民能够在亡国灭种的危境中开辟出民族前进的新道路,它不仅谱写了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灿烂的篇章,而且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战胜法西斯强国的范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详细]
时间:2015-08-29 17:12
查看:2384次标签:刘庭华抗日战争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战场之正面战场自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上下怨声载道,国民政府面临政治、经济危机。为适应整个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1944年底,国民党军在昆明成立陆军总司令部,将机动兵力编成4个新的作战兵团,而且至1945年春,国民党军装备的美械部队...[详细]
时间:2015-08-28 15:53
查看:1738次标签:刘庭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觉醒的突出表现在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党派利益和团体利益成为一切爱国者的共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详细]
时间:2015-08-28 15:53
查看:1643次标签:刘庭华抗日战争民族团结统一战线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觉醒的突出表现在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党派利益和团体利益成为一切爱国者的共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详细]
时间:2015-08-28 15:53
标签:刘庭华抗日战争民族团结统一战线爱国精神
东京审判是和平对战争、文明对野蛮、正义对邪恶的一次大审判,它既是法律的审判,也是政治的审判,具有划时代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详细]
时间:2015-08-28 13:11
查看:2667次标签:刘庭华东京审判抗日战争历史虚无主义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切爱国的阶级、阶层及海外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因而能取得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雪洗中国连遭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耻辱历史。...[详细]
时间:2015-08-26 16:43
查看:2113次标签:刘庭华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侵略战争
整个八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战斗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自己付出322万多人的重大伤亡。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他们违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愿望,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详细]
时间:2015-08-18 10:45
查看:11194次标签:刘庭华抗日战争国民党正面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