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俄网友前往位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市游玩,参观了这里的热门景点“825”军事基地。这是供冷战时期,苏联海军潜艇秘密藏身的秘密基地。在苏联军方的解密文件中它只有一个代号:8...[详细]
时间:2017-01-24 11:01
查看:2249次
标签:前苏联冷战潜艇核武器军事基地
在上世纪70、80年代,美苏两国家长期处于互为核威慑下的“冷战”局面,一些美国的富豪,为了让自己既能享有安去,又能享受奢华,于是在地下防空洞建设了自带蓝天白云、高山阔野的仿户景观别...[详细]
时间:2016-08-31 11:09
查看:4110次
标签:冷战别墅防空洞地下别墅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上述政治进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清楚地说明了反抗帝国主义战争的军事斗争同时伴随着一个广阔和复杂的政治进程。...[详细]
时间:2016-07-25 08:44
查看:5421次标签:汪晖抗美援朝国际关系冷战
俄罗斯总统普京17日表示,西方单边主义政策制造了混乱,只有通过对话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并避免冷战。...[详细]
时间:2016-06-20 13:20
查看:749次
标签:普京单边主义冷战国际经济
军事改革措施的出台只是改革的开始,解决的也只是当下面临的问题。只有以客观的态度不断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具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才能长期保持军事优势,确保国家长久稳定。 ...[详细]
时间:2015-12-24 10:13
查看:736次标签:康昊冷战世界军事改革国家安全
当今的俄美与俄北,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领域,对抗多于合作,称为“新冷战”已不为过。虽然在内容、范围和烈度上,“新冷战”与美苏“冷战”具有较大差别,但只不过是在人类文明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和新的全球政治格局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已。...[详细]
时间:2015-11-20 14:34
查看:936次标签:李大鹏欧洲冷战北约武装冲突
长远而言,要积极引导美国对华的后现代思维在两国军事和安全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即美方应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欣赏中国对于全球和平的理念与举措。就目前而言,要尽力去除和纠偏美方对华的冷战思维,可以借鉴美方对华经贸领域的后冷战思维,在中美之间明确共同利益,...[详细]
时间:2015-11-02 09:13
查看:1147次标签:张仕荣冷战美国中美关系
由于“冷战”政策的需要,美国颠倒是非,黑白不分,毫无正义可言,竟在《对日和约》中不承认日本1941年12月7日以前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结果使日本在战后没有认真进行战争赔偿,而且使日本国民没有像德国国民那样有一种负罪感,对日本法西斯仇恨不起来。更有甚者,还使日...[详细]
时间:2015-09-01 16:29
查看:592次标签:刘庭华冷战日本军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8月13日,一段带有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德国前总理科尔、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等政要签名的柏林墙墙体落户美国国务院。...[详细]
时间:2015-08-14 09:25
查看:707次
标签:柏林墙美国国务院冷战标志性建筑默克尔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朝鲜半岛分裂70周年,1945年划分的“三八线”是当年美苏冷战的产物,“三八线”将朝鲜半岛拦腰斩断。从民族分裂的角度来看,朝鲜和韩国都是冷战的直接受害者。也就是说,没有美苏冷战,就没有朝韩分裂。...[详细]
时间:2015-06-16 10:06
查看:1404次标签:李敦球朝韩关系冷战热战温战
导致俄罗斯和西方国家交恶的关键原因是乌克兰危机。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苏斯洛夫认为,俄罗斯很清楚,乌克兰2014年年底通过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并打算寻求加入北...[详细]
时间:2015-01-14 09:28
查看:5310次
标签:冷战俄罗斯
对于大国来说,冷战并没有真正的赢家,冷战不仅仅是“大国政治的悲剧”,两个阵营内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在不同层面受到了伤害。...[详细]
时间:2014-08-22 09:20
查看:1284次标签:冷战马航客机
作为乌克兰民族发展历史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俄罗斯在冷战后乌克兰地缘政治话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与俄罗斯结盟、并在事实上接受后者统治的历史之后,对乌俄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描述或预测,是冷战后乌克兰学者特别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详细]
时间:2014-07-17 10:13
查看:2517次标签:乌克兰冷战地缘政治
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古今中外,道德模范和偶像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就连拍《蜘蛛侠》《超人》这样的电影都不忘加上从货车边救起小姑娘,或者扶老太太过马路这样的桥段,其目的就是为了达成向雷锋、赖宁一样的示范效果,进而使得全球人民心向美国。...[详细]
时间:2014-06-25 09:38
查看:4316次标签:美国冷战文化周小平
对中国的安理会投票行为的研究,必须克服刻板印象,从投票记录以及投票之后的发言记录出发具体分析,才能真实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实践,进而真正理解中国对“不干涉内政”原则的认知。...[详细]
时间:2014-06-04 13:27
查看:2271次标签:冷战“不干涉内政”安理会
尽管有很多学者一直在讨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权力转移问题,但现实地说,中美两国不是权力转移,而是和平共存的问题。中国并没有意愿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权,中国更不会像苏联那样,要把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扩展到美国后院。...[详细]
时间:2014-06-04 12:59
查看:477次标签:地缘亚洲冷战政治G2
伴随小布什政府任期终结的不仅是美国深陷的两场战争、受损的国际形象、支离破碎的美国经济,还有一个重要的地缘战略挑战,即2008年8月间的俄格战争。颇为有趣的是,六年以后,奥巴马政府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详细]
时间:2014-04-10 13:58
查看:378次标签:美国敌人冷战
冷战结束以来,在民主化转型过程中,政党政治形态的转型是变革政治中的主要动力和表现。阿尔蒙德将冷战结束后政党政治的转型归结为两类,一是排他性威权政党政治遭到抛弃,二是包容性政党政治的有效转型。...[详细]
时间:2014-03-25 10:07
查看:2665次标签:冷战启示教训执政政党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3月1日授权俄总统普京在乌克兰动用俄武装力量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威胁对俄采取制裁措施。奥巴马3日表示,美方正在考虑在经济和外交上采取“全系列”措施“孤立...[详细]
时间:2014-03-17 08:58
查看:5672次
标签:乌克兰危局克里米亚美俄关系冷战
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1949-1953)、蜜月(1954-1957)、分歧(1958-1960)、破裂(1960-1964)、对抗(1964-1979)以及走向正常化(1980-1991)等不同阶段,其中真正构成政治、军事同盟关系的时...[详细]
时间:2013-11-07 15:57
查看:8982次标签:沈志华中苏关系冷战中苏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