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需要一定的硬实力支撑,有硬实力作为保障,才能构建起优势话语权,减少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现象。所以在追求话语权软实力的同时,还要加强硬实力建设,才能根本改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现状。...[详细]
时间:2017-08-25 11:15
查看:386次标签:吴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际话语权
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追求目标,也因此具有国家和全球两个维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积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复兴不仅造福自身,也必将惠及世界。...[详细]
时间:2017-08-08 10:13
查看:1759次标签:罗建波国际话语权全球治理治国理政
我们不仅要重视具有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的国际规范,而且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详细]
时间:2017-07-13 10:44
查看:810次标签:谌园庭国际话语权中国智慧一带一路
战略目标的达成,要求战略传播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努力扩大传播内容的共通意义空间,与国际社会广泛对接,并通过与其他功能相协调,完成战略传播的实际作业。...[详细]
时间:2017-06-09 13:29
查看:1376次标签:毕研韬国际话语权国家实力对外传播
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意见》的出台,更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详细]
时间:2017-06-02 09:54
查看:716次标签:侯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国际话语权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详细]
时间:2017-05-24 13:33
查看:522次标签:张艳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
讲故事是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方式。话语连着故事。生动感人的故事,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增进人们对故事及其涉及的事件和主张的认同,进而提高讲述者的话语权。...[详细]
时间:2017-05-16 09:00
查看:545次标签:张国祚国际话语权中国声音中国故事
人民对国家的信仰,必须从信任开始,而信任,从来都容不下欺瞒。把握真实性这一新闻报道的灵魂,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是新闻的基本准则。...[详细]
时间:2017-04-01 10:03
查看:579次标签:新闻舆论工作国际话语权公文写作写作素材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制度设计的创造力,提升了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制度性话语权是我国机制化参与全球治理的必需手段。...[详细]
时间:2017-02-15 10:53
查看:650次标签:孙敬鑫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制度设计
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关键,是说出一个能够凝聚和引领当代中国人的道理、能够沟通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道理。中国经济已表现出它影响世界的强大力量,中国哲学家应讲好道理,让这个道理展现出如历史上宋明理学一样影响世界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7-02-06 09:02
查看:1153次标签:王博中国哲学国际话语权思想
当今的新闻传播较之以往有了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生产内容始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新兴媒体往往更具即时性与交互性。然而,多样的传播渠道与快捷的网络传播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过去没有遇...[详细]
时间:2016-12-30 14:10
查看:18283次
标签:顾勇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国际话语权新闻真实性习近平“四点希望”
当今的新闻传播较之以往有了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生产内容始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新兴媒体往往更具即时性与交互性。然而,多样的传播渠道与快捷的网络传播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过去没有遇...[详细]
时间:2016-12-29 15:13
查看:1280次
标签:顾勇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体融合发展新闻舆论导向国际话语权
我们要增强警觉性、敏锐性,加强预判研判,提前做好预案,及时引导、主动引导、有效引导,“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努力增信释疑,在国际上放大正面声音、挤压负面舆论空间。...[详细]
时间:2016-12-29 09:14
查看:1143次标签:王树成国际话语权中国故事对外传播
中国发展进步的话语权、解释权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自己的讲述让世界认识发展变化中的中国,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这是中国媒体人的职责和使命。...[详细]
时间:2016-12-29 09:10
查看:743次标签:王树成国际话语权媒体国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目前,我们在国际话语权方面正处于一种有话说不出、说出来没人听的状况。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国...[详细]
时间:2016-12-27 19:07
查看:792次
标签:顾勇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国际话语权舆论导向
当今的新闻传播较之以往有了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生产内容始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新兴媒体往往更具即时性与交互性。然而,多样的传播渠道与快捷的网络传播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过去没有遇...[详细]
时间:2016-12-27 18:55
查看:1983次
标签:顾勇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体融合发展新闻舆论导向国际话语权
不论对新兴经济体,还是非洲、拉美国家,中国自身的发展经验及实践都表明,世界经济格局可以被发展中国家所重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全球化,但也有义务推动全球化。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出发,推动世界经济格...[详细]
时间:2016-09-21 10:27
查看:1185次标签:方松华国际话语权中国道路西方模式
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不足表现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和不同性质的问题上。因此,提升国际话语权不能只谈一般性原则而不讲具体对策。...[详细]
时间:2016-09-20 09:40
查看:332次标签:张志洲国际话语权问题向导立国之本
我国国际话语权不足是一个整体性问题,需要系统应对,防止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性质问题上的“中国话语”自相矛盾,或因为在某一议题上的“短视”而顾此失彼。...[详细]
时间:2016-09-20 09:03
查看:610次标签:张志洲国际话语权文化软实力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积极致力于开掘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就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提出了智慧良方,发挥了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作用,显示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充分自信。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按照“洋为中用”原则,立足国际学术前沿,融通国外哲学社会...[详细]
时间:2016-09-01 10:07
查看:912次标签:梁玉春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理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