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变化的中国与世界,需要我们以面向未来的态度提升改变世界的能力。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无论是理解人和文化,还是解决新的社会问题,都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这是新文科发展的重要动力。...[详细]
时间:2019-07-24 08:50
查看:367次标签:王博新文科建设人文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学科的创立,至今尚不到百年。进入20世纪初期,无论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方法的探索,还是基于传统的现代转化而尝试构建中国哲学体系,均取得一定进展,...[详细]
时间:2019-07-09 11:30
查看:340次
标签:王博中国哲学优秀文化
进入20世纪初期,无论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方法的探索,还是基于传统的现代转化而尝试构建中国哲学体系,均取得一定进展,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详细]
时间:2019-07-08 10:08
查看:491次标签:王博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文化
进入20世纪初期,无论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方法的探索,还是基于传统的现代转化而尝试构建中国哲学体系,均取得一定进展,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详细]
时间:2019-07-08 10:08
查看:392次标签:王博中国哲学中国思想文化
哲学本身提供的不是某种知识或者技能,哲学提供的是对世界的整体性思考。这种思考如果落实在生命中就表现为一个人的德性和智慧,这是一种基础性的东西。...[详细]
时间:2018-08-27 09:00
查看:867次
标签:王博哲学学习哲学商业
中国古代的德治、人治和法治其实是纠缠在一起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的“社会性道德”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使得人人具有自律的本能。...[详细]
时间:2017-02-13 09:15
查看:710次标签:王博制度文明西方文化
当代中国哲学建构的关键,是说出一个能够凝聚和引领当代中国人的道理、能够沟通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道理。中国经济已表现出它影响世界的强大力量,中国哲学家应讲好道理,让这个道理展现出如历史上宋明理学一样影响世界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7-02-06 09:02
查看:1153次标签:王博中国哲学国际话语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