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多年前,笔者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从化学老师的授课中知道氮气被称为“笑气”,当时老师还开玩笑的说,即使你想哭,吸了“笑气”之后也会开怀大笑。不过,虽然当时同学们都很好奇,但也只是认为老师是在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没有当真。...[详细]
时间:2017-07-12 13:28
查看:473次标签:朱永华“笑气”青少年消费者
一份真正的“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乃至创新能力。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将高考状元所拥有的知识资本进行利益变现,也无可厚非。然而,目前网购平台上的“状元笔记”大多是“赝品”。...[详细]
时间:2017-06-22 09:28
查看:729次标签:杨朝清“状元笔记”消费者
有网友认为《新华字典》APP卖40元价钱有些高,因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双色本定价仅为24.9元,电商售价19.9元,远低于40元的电子版价格。但在笔者看来,二者一、二十元的差价物有所值。...[详细]
时间:2017-06-14 13:45
查看:441次标签:斯涵涵消费者付费《新华字典》
所谓的“过度包装”其实从未消失,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表现形式有所区别而已。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是,过去那种土豪奢华式的“过度包装”,如今正逐步转化为一种个性化、文艺化的“过度包装”。谁都知道,后者无疑更具迷惑性,也更加迎合了当前语境下消费者的偏好。...[详细]
时间:2017-06-01 13:52
查看:559次标签:然玉过度包装消费者
依照往年的经验,快到端午节的时候,鸡蛋价格会小幅上扬。但今年的蛋价着实让消费者喜出望外,但却令鸡农们提心吊胆,养鸡反而赔钱,让鸡农们吃不消。...[详细]
时间:2017-05-24 15:46
查看:312次标签:张立鸡蛋消费者预警机制
异地和国际上线是指快递公司通过伪造发货单等方式,将产自国内的假货伪装成国际发货的“真品”,以达到以假乱真欺诈消费者之目的。快递业的造假仅是海淘侵害消费者权益众多类型的一种,海淘造假往往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没有一个环节是真实的,最终受损的只是消费者自身。...[详细]
时间:2017-05-23 14:04
查看:412次标签:朱巍消费者海淘权益保护
数百年前的大清皇帝,一个“长生不老”的离奇谎言,以运作皇家资金和购买玉白菜为名,就能诈骗200万巨款。几次骗走的钱财,加起来价值超过4000万元,如此“诈骗迷局”在外人看来,不免有些荒唐可笑。...[详细]
时间:2017-05-23 14:03
查看:535次标签:堂吉伟德骗局消费者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快递公司工作上的失误等原因,物品丢失或者损毁,快递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如此语境下,谭先生一件价值680万元的西周青铜鼎,在快递途中损坏,其要求快递公司全额赔偿,这样的维权诉求,似乎理由充分,快递公司应照价赔偿。...[详细]
时间:2017-05-05 14:43
查看:421次标签:汪昌莲消费者快递公司
笔者认为,网络服务平台的过度“热心”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对此,理当对这些平台进行惩戒,并克以其更多义务,以避免消费者在与其交易时处于弱势。...[详细]
时间:2017-04-20 14:13
查看:253次标签:史洪举帮你消费消费者
在以往媒体报道中得知,假创可贴做成后,被当成小商品而非药品进行出货,而乡镇和农村的小卖部是其接单大户。这种“路线图”和假冒伪劣产品下乡几乎是高度吻合。但有些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在考虑到成本等方面原因,会主动选择购买假冒伪劣产品。...[详细]
时间:2017-03-29 13:51
查看:569次标签:谢伟锋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
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将近九年,按照专家的说法,在这九年的时间里,中国奶业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种养加”一体化和规模化进程成效显著。结果就是,如今专家们已经可以“非常自豪地跟大家说,我们国家的奶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了。...[详细]
时间:2017-03-27 13:34
查看:466次标签:张楠之国产奶粉消费者信心
毋庸置疑,记载有消费者个人隐私的快递单,很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青睐对象。有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有统计的全国快递企业重大信息泄露案就达43起,外流包含消费者个人隐私数据的订单有上百万张,一块钱可以买卖两张快递单。...[详细]
时间:2017-03-27 13:20
查看:317次标签:史洪举消费者个人隐私快递单
尽管启动了“国家品牌计划”,组建了“国家级奶粉队”,一系列的组合拳打下来,消费阴影远未散去,商业信任并未完全建立。“奶粉还是国产的好”的消费定势,让海淘奶粉成为一种刚性需求,狂热的消费热情与消费体量下,制假贩假就会如影随行,日渐严重。...[详细]
时间:2017-03-22 13:13
查看:384次标签:堂吉伟德海淘造假消费者
据介绍,消费者对“微购”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家不按时发货、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差、退换货难,甚至存在假冒伪劣商品、付款后即被拉黑等问题。而“微购”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乱象,皆因此种购物方式与淘其他第三方购物平台不同,对商家的真实详实信息没有审慎性审核的渠道,导致微商...[详细]
时间:2017-03-17 11:14
查看:309次标签:何勇海消费者微信购物
两会前后,打假成为一个热门议题。从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以自身企业经历为例,呼吁电商平台加大网络打假力度,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致信代表委员,倡议“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再到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主动回应,提出“天下少假”是努力的目标,会里会外的讨论、热议甚至...[详细]
时间:2017-03-16 08:44
查看:283次标签:陈凌经济升级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
一个让人放心的消费环境,是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底色。不仅消费者自身要擦亮眼睛,主动维权,监管部门与社会组织也应该主动“亮剑”。...[详细]
时间:2017-03-15 09:33
查看:335次标签:胡印斌消费者3·15监管
忠于质量的诚心,或许顾客看不见,但自己看得见,时间也看得见。让更多的企业成为百年老店,让商业正义更深入人心,让市场供给跟上消费者的需求。...[详细]
时间:2017-03-15 09:12
查看:453次标签:陈凌假货消费者3·15海外代购
“质量时代”,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必须确立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难度还相当大。质量问题,从政府、企业到广大消费者,无一不重视,只是一具体到某种产品,所谓的重视就成了一纸空文。...[详细]
时间:2017-03-14 14:18
查看:356次标签:谭浩俊质量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消费者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制假、售假、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历来为人们所痛斥。古代虽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消费者权益日”,但从一些法令条文、史...[详细]
时间:2017-03-13 13:54
查看:1306次
标签:明朝清朝消费者权益保护
严格来说,差评权就是评论权和监督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赋予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监督的权利。但现实中,一些商家却有选择性地对待这种监督权,欢迎好评,抵制差评,即便是商品和服务确实有瑕疵或问题的商家,也不惜以返现等形式利诱消费者做出好评。...[详细]
时间:2017-03-09 14:28
查看:349次标签:史洪举差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