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中医这门科学古朴厚实的本色而不至被心术不正者用作骗钱敛财的工具,需要公众在心理上将中医请下“神坛”,对其树立客观理性的认识。本质上,中医跟西医一样,只是她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和...[详细]
时间:2016-09-12 09:53
查看:927次
标签:李兴会中医误区科学疗效
心与肺从中医角度看是有联系的,心与肺同踞上焦,心主血脉而朝于肺,肺主气而惯心脉,肺与心共同维系气血的运行。专家指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的运行与血液的运行有密切的关系,敬请收看由...[详细]
时间:2016-09-05 09:16
查看:408次
标签:中医春生百病徐荣谦心与肺气血
最近,一则关于“换头术”的新闻,在互联网和纸媒上满世界疯传: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日前宣布,他已经准备好在2017年底为一位自幼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俄罗斯人进行“换头术”。于...[详细]
时间:2016-06-07 10:47
查看:674次
标签:换头术于永军医生执照行医资格中医
走近唐发平,走进患者,由一次次惊异到一次次感动,由一次次感动到一次次生发出传播的冲动。我认为,发掘和传扬这一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治病神奇的医者,既是自己忝列作家之伍的一个责任,也是...[详细]
时间:2016-05-09 15:46
查看:8568次
标签:蓬莱中医唐发平于永军祖传中医
肺与肾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其他脏腑的许多疾病都与肺脏有关系。这要从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说起。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体内的水液有三个源头,分为上源、中源和下源。肺为上源,肾为下源。”如果上...[详细]
时间:2016-05-06 16:27
查看:424次
标签:养生堂养肾肺与肾水液代谢中医
“很简单,用黄花菜煮成水治抑郁就没问题……所有的抑郁症都没有了”——尽管国家卫计委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了,但“黄花菜”没凉,反而越炒越热。随着网络热议,甘肃省卫计委主任刘维忠又一次踏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详细]
时间:2016-04-18 14:34
查看:400次标签:王君平黄花菜中国传统中医
习近平同志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如同中医的“根”和“魂”。汲取到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基因,中医药固本培元根深叶茂,名家大医悬壶济世人才辈...[详细]
时间:2016-04-18 13:02
查看:734次标签:王君平黄花菜中医抑郁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病邪太过、或者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或带来病原体的孳生,就成为致病的毒邪。而在人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也被称为“人体之毒”。我们每天都会...[详细]
时间:2016-04-01 14:42
查看:335次
标签:身体祛毒养生堂中医毒邪“人体之毒”
晕的经历人人都有过,有的是头晕、头昏,有的是眩晕,专家提示这两种晕是有区别的。相对来说,眩晕的症状更加严重(天旋地转),而且往往与一些严重疾病相关,更要引起警惕。请继续收看由中国中...[详细]
时间:2016-02-24 08:53
查看:334次
标签:《养生堂》中医慢郎中头晕眩晕
中风发作时,保持患者神志清醒对于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脑中风发作时,需要及时醒神开窍。专家提示,如果是闭证脑中风发作,在不搬动患者的前提下,即刻送服安宫牛黄丸,对于后期的急...[详细]
时间:2016-02-23 08:43
查看:338次
标签:《养生堂》中医慢郎中中风安宫牛黄丸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机就是痰瘀阻络。痰瘀阻络最突出的症状之一就是疼痛。众所周知,心梗的疼痛并不仅仅局限在心胸区域,胃部、后肩背、牙齿等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疼痛,这是...[详细]
时间:2016-02-23 08:41
查看:282次
标签:《养生堂》中医慢郎中心脑血管疾病痰瘀阻络
发烧几乎人人都经历过,发烧时您会选择什么方式退烧?很多人觉得中医退烧效果比较慢,但专家介绍,中医自古就擅长治疗危、急、重症,特别是对热病的研究贯穿了中医的发展史,因此中医退烧可以见...[详细]
时间:2016-02-19 08:32
查看:419次
标签:中医慢郎中退烧阴虚养生堂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向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详细]
时间:2015-12-22 19:52
查看:284次标签:习近平李克强中国科学院中医
让不相信中医的外国人看中医、吃中药,必须从文化传播做起。跨文化传播中有一个著名理论叫“冰山效应”,那么对中医药来说,浮在海平面以上的是治病防病,而被掩盖在海平面下的,则是中医药特有的价值观和哲学思维。...[详细]
时间:2015-12-09 14:52
查看:499次标签:王君平屠呦呦中医青蒿素诺贝尔奖
中医的神秘由来已久,没点真本事别想在江湖上立足。本期《这里是北京》探访几位名医就有几个共同点:不开汤药,全凭独门“暗器”——“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王氏脊椎疗法”、“宫廷正骨”。更...[详细]
时间:2015-11-05 08:59
查看:287次
标签:名医侠客行中医名医这里是北京文化博览
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对那些诽谤中医的人无疑是一记响亮的回击。...[详细]
时间:2015-10-09 15:12
查看:919次
标签:屠呦呦诺贝尔奖中医华人人格魅力
10月8日下午,“科技界祝贺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女科学家屠呦呦先生参加活动并发言,她回顾了青蒿素的研究发现和临床测试...[详细]
时间:2015-10-09 13:52
查看:702次
标签:诺贝尔奖屠呦呦青蒿素中医
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对那些诽谤中医的人无疑是一记响亮的回击。...[详细]
时间:2015-10-09 08:39
查看:15419次
标签:屠呦呦诺贝尔奖中医华人人格魅力
中医是中华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一。从中医中走来的青蒿素,对世界人类的贡献得到了认可,那么,藉此希望更多的中医成果问世,一方面,挽救更多的人类生命。另一方面,可传承光大中医文化,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5-10-08 15:58
查看:875次标签:董国昌屠呦呦中医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诺奖,空前不该绝后。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而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就是必须通过科研体制、环境的改善,去激励更多科技人才通力协作、潜心研究、扎实做事。...[详细]
时间:2015-10-08 10:11
查看:653次标签:屠呦呦诺贝尔奖中医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