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国际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塞尔吉奥·切科蒂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的办公室时,记者很是惊讶。偌大的空间陈设极其简约,把两块大号黑板衬托成了“主角”——各种复杂的运算和闪现的灵感...[详细]
时间:2024-12-30 09:29
查看:790次
标签:怀柔科学家怀柔科学城
在毕生实践着科学报国信念的奋斗历程中,钱学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洁,充分展现出一位科学大师的高尚风范。...[详细]
时间:2024-07-04 11:12
查看:7207次
标签:钱学森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人造地球卫星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次科技盛会中强调弘扬科学家精神,极大鼓舞和激励了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详细]
时间:2024-06-25 08:14
查看:133次标签: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科技工作者
首次发现人体细胞迁移时携带的“信息包”,首次找到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的“传递者”,首次揭示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的全新机制……在创新难度与浓度极高的生物医药领域,科学家的全球首创发现异常...[详细]
时间:2024-04-18 10:24
查看:125次
标签:科学家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新质生产力
2023年,北京“高被引科学家”共411人次,首次位居全球城市首位;蝉联《自然》杂志全球科研城市榜单第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居全球第三;独角兽企业数量114家,稳居全国第一……1月23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在“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中表示,2024...[详细]
时间:2024-01-24 11:35
查看:86次标签:科技创新科学家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当代科学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即科学研究的重心转向了探究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追求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融合统一。由此,科学家要担当起卓越的工程师(包括发明家)角色,不仅需要掌握前人已经积累起的相关科学知识,而且还应成为卓越的工具研发者。只有将认知成果...[详细]
时间:2024-01-09 14:04
查看:223次标签:科学家科学工具科学家精神
刘永坦同志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奠基人,是科学素养深厚、组织领导能力突出的战略科学家,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榜样。...[详细]
时间:2023-02-16 15:50
查看:223次标签:刘永坦科学家育人育才
欧阳自远,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陨石学和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曾推动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指导制定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详细]
时间:2022-07-25 13:47
查看:272次标签:探月工程科学家欧阳自远
昨天(7月16日)上午,北京市与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科院联合到怀柔科学城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中科院党组书记、院长侯建国,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参加。...[详细]
时间:2022-07-17 07:11
查看:369次标签: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科学家疫情防控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院士,是党和国家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培养出来的优秀科学家,是国家航天科技领军人才的杰出代表。...[详细]
时间:2022-07-05 10:13
查看:247次标签:航天事业科学家孙家栋
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炔……碳材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未来材料,每一种新型碳材料的发现都引发材料学家的研究热潮。...[详细]
时间:2022-06-17 10:27
查看:238次标签:科学家新型碳材料碳原子
海洋是人类活动重要场所,如果能灵活控制水波传播方向,减少海浪对相关设备的侵袭,将极大便利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保护也有积极意义。...[详细]
时间:2022-05-25 08:42
查看:181次
标签:科学家水波单向传播海洋
面对疫情挑战,中科院上海分院许多科技工作者背上行囊,住进实验室,既有年近六旬的老将,也有90后、00后新兵。特殊时期,上海科学家全力保障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不停步、重大科技设施运行不停歇、重要支撑平台维护不停滞。...[详细]
时间:2022-05-11 13:03
查看:250次标签:科学家守护实验室
从0到1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学家的坚持。9月25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在2021中关村论坛揭晓,14位科学家、150项成果获奖。脑科学、单细胞组学、病毒学等前沿领域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将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启新征程。...[详细]
时间:2021-09-26 13:31
查看:246次标签: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家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带领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详细]
时间:2021-09-24 09:17
查看:663次
标签:科学家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科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保障科学家,就是保护科研生产力;激励科技队伍,就是激发创新活力。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也许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会是进行时,还需各方共同努力,在改革落实上久久为功,把人才资源变成创新动力、让创新动力驱动科技强国。...[详细]
时间:2021-09-02 16:42
查看:240次标签:评论员科学家科研生产力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7月27日在北京开幕,这也是中国科协年会时隔15年后再回北京。年会期间,除了开闭幕式外,还将举行25项专题活动,来自各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将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详细]
时间:2021-07-28 09:04
查看:236次标签: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学家
钱学森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发自肺腑地表明自己毕生志愿:“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详细]
时间:2021-06-11 10:54
查看:387次标签:钱学森载人航天科学家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人们为两位院士逝去而悲恸,深情缅怀两位杰出的科学家。...[详细]
时间:2021-05-24 15:17
查看:398次标签:袁隆平吴孟超科学家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多年来,我国科学家不仅以自己的勤勉和学识为国家科学事业作出不凡业绩,更是甘做“铺路石”,勇当领路人,为一代代青年才俊接续成长、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详细]
时间:2021-04-14 15:04
查看:303次标签:胡敏精神财富教书育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