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者

关于家书的相关内容查看全部标签

  • “抗战家书”的独特魅力

    时至今日,抗战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历史,但这些家书中的精神呐喊仍然恍如昨日。古人云:“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都“未若文章之无穷”。这些本为家庭情感交往而写的书信,虽经辗转却流传至今,延续了作者的精神之火,其间真挚的内容和质朴的语言对现时代的人们...[详细]
    时间:2015-12-16 15:33 查看:721次标签:抗战家书《重读抗战家书》书信体家书家国情怀

  • 重阳:给老人写一封家书

    自你出生起,他们就把你视若珍宝;他们总说自己牙口不好,把好吃的全留给你;他们总护着你,不让爸妈对你动手。可如今,他们的眼睛越来越花,耳朵越来越背……一组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漫画...[详细]
    时间:2015-10-21 09:32 查看:2049次
    标签:重阳节老年人亲情漫画家书

  • 手写第一封家书的内涵与外延

    故此,家书文化,必须重视但毋须矫情,不盲目夸大也绝不遗忘,让温馨的家书、浓浓的亲情时时慰藉疲乏的都市心灵,但也要及时跟上现代通讯工具的节奏,二者相辅相成,毋须分割对立。...[详细]
    时间:2015-10-10 14:23 查看:647次标签:斯涵涵家书传统文化文学

  • 92岁老人白布佳:人生在世要知道珍惜
    92岁老人白布佳:人生在世要知道珍惜

    “我可不是什么抗日英雄,我们家惟一的英雄就是我叔,他叫裴健堂。”老人说着,伸出左手,在饭桌上比划着,“健,应该是健康的健,堂,堂是……”老人的手残缺不全,那是战争留给他的印记。...[详细]
    时间:2015-05-26 14:18 查看:1052次
    标签:万金白布家书烽火

  • 家书已老,家国情常青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家书则是寄寓乡愁的鸿雁,飞越海峡两岸。在“隔不断的亲情——两岸家书”部分,有一幅“探投之恩”的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它讲述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寻亲故事。...[详细]
    时间:2014-05-14 14:03 查看:906次标签:家书

  • 毛泽东家书中的家风传承

    在子女身处异国他乡或经历困难时,毛泽东总是鼓励他们要坚强起来,心系国家和人民,努力在政治和事业上追求进步,不断磨炼毅力和品格。1946年1月,毛岸英回国后,毛岸青仍然留在苏联。毛泽东很牵挂他,于是写信鼓励他“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详细]
    时间:2014-04-21 09:31 查看:1247次标签:家风毛泽东家书

  • 家书何处寻

    原题:我观“家书文化”的消逝 偶然翻到鲁迅、胡适的几封写给母亲的信。鲁迅平时的文章多凌厉、忧愤,运笔常有苍凉之味;尤其狠狠地批判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时常语出惊人。写给母亲的信则严守儒家的孝道,且流露着对该价值观的认同和...[详细]
    时间:2013-10-30 14:32 查看:399次标签:刘宇隆家书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