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既是国家治理的环境和工具,也是国家治理的对象。大数据治理的深层问题包括不同利益主体间的价值取向冲突、利益分配关系、成本收益考虑与管理风险。目前我国政府对大数据的利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深层的利益矛盾,运用现代化的治理...[详细]
时间:2015-11-25 14:26
查看:2468次标签:王芳大数据国家治理政府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如何生存、企业如何竞争、政府如何提供服务、国家如何创新治理体系,都需要重新进行审视和考量。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而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一起转,把我国建设成“数据强国”。...[详细]
时间:2015-11-25 09:57
查看:1278次标签:周文彰大数据国家治理互联网+
预算的公开性、透明度要明显提高。透明度是社会走向现代化民主法治状态的制度建设的切入点。同时还要求完整的全口径预算,即所有政府财力必须进入预算体系,不允许再有预算外资金概念。预算体系内的合理形式,包括一般公共收支预算、资本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以及土地批租收入等要...[详细]
时间:2015-11-24 15:31
查看:864次标签:贾康财税改革国家治理现代财政制度十三五
要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把学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纯洁的思想道德、正确的人生追求、履职的力量源泉和打赢的素质能力,就必须确立正确的评估标准,把衡量践行成效标准的重点定位在知行统一上。...[详细]
时间:2015-11-23 15:04
查看:1635次标签:陈名杰核心价值观国家治理社会生活
公共政策评估既包括预期目标结果的评估,也包括非预期结果的评估工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政策执行阻滞、政策变通执行等现象,使得公共政策实际执行结果总是会偏离政策目标。在此情景下,第三方评估应注重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果评估相结合。...[详细]
时间:2015-11-23 14:44
查看:1637次标签:第三方评估国家治理改革决策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地包含国家治理法治化。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实现依法治理。法治是规则之治。只有将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才能保证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详细]
时间:2015-11-23 09:04
查看:1832次标签:徐汉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法治化
治理及其方式的科学化指在科学规则的治理体系下,治理主体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治理,并能够对治理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和反馈。治理方式的科学化依赖于治理体系的规范化、程序化,以制度引导、规范治理方式是推进其科学化的基础。...[详细]
时间:2015-11-19 14:32
查看:3313次标签:唐爱军国家治理民主法治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网络大国,然而依然面临网络基础设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度不够、缺乏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长效机制、信息安全方面形势严峻、改革开放深化需要加强等诸多挑战,以适应信息生产力的发展。...[详细]
时间:2015-11-18 09:46
查看:1020次标签:宁家骏大数据战略政府决策国家治理网络强国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与其他改革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5-11-17 16:04
查看:258次
标签:才道财税体制改革十三五财政国家治理
在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财政预算的法治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要真正充分实现财政预算的法治化,就必须准确把握预算法的双重法律属性。预算法具有经济法与宪法的双重法律属性,两方面的属性统一于当前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之中。充分认识并把握预算法的这种双重法律属性,...[详细]
时间:2015-11-17 14:58
查看:2526次标签:肖京国家治理财政预算法治化预算法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与其他改革相互衔接、形成合力,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详细]
时间:2015-11-17 10:11
查看:281次标签:才道财税体制改革十三五财政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与基本方式是法治化治理,它是衡量国家治理是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与关键指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国家治理法治化的过程,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法治化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法治化治理,...[详细]
时间:2015-11-16 13:28
查看:1731次标签:陈亮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顶层设计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廉政建设的模式也亟待创新,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践之中,在廉政治理的宏观制度和微观技术层面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详细]
时间:2015-11-13 16:03
查看:649次标签:周盛反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国家治理
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实质就是以高标准、严要求,从各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意义、核心功能,就是确保实现党的领导、充分...[详细]
时间:2015-11-12 10:39
查看:1797次标签:张志明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国家治理
全面依法治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治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详细]
时间:2015-11-09 13:53
查看:851次标签:刘万华四个全面民族治理国家治理依法治国
偏好是政策过程的常态行为,各种偏好性损耗都由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养成,它们是主观、相对的行为,是非直观的。治理偏好性损耗最重要的准则是:凡制定和出台的公共政策必须以反映绝大多数人利益为最高取向,并有深厚的社会认同基础和良好效益预期。这是一条重要检验标准。...[详细]
时间:2015-10-26 13:57
查看:481次标签:秦德君公共政策国家治理制度安排
从宏观层面讲,智库治理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政府也需要知道智库的资金去向。智库治理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国家较多的供给,如果国家在智库供给方面提供有效的配套,提出有指导性的政策,可以有效减少我们摸索的代价。评估和评价作为治理的工具应该是分开的,评估是第三方的、上级...[详细]
时间:2015-10-23 15:54
查看:666次标签:李国强智库政策科学民主国家治理
国家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整个行政链条通畅可靠,然而“小官巨贪”了谋取自身利益,一定通过欺上瞒下的手段来实现,例如在土地转让中,侵吞大量转让款,对于上级政府而言,认为转让款已经到位,而对于普通村民而言,则认为上级政府没有发放。这就直接引发了政府与公民的矛盾。...[详细]
时间:2015-10-22 14:49
查看:1660次标签:何哲小官巨贪执政基础反腐败国家治理
就治理体系法治化而言,信访制度需要从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两个方面实施改造,实现信访制度体系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建构。所谓信访制度的内部体系构造,就是要处理好信访制度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功能,以“二元结构”的基本思路妥善完成信访制度实体和程序上的构造。...[详细]
时间:2015-10-22 10:14
查看:762次标签:章志远国家治理信访制度中国特色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建成能有效发挥支撑作用的中国特色标准化体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需要完备的标准化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十三五”时期是提高标准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应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构建科学的标准化体系。...[详细]
时间:2015-10-21 13:11
查看:1305次标签:高鹰忠标准化国家治理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