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2023年还迎来了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首都工作更关乎“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作出重要指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详细]
时间:2023-02-21 13:54
查看:236次标签:北京历史文化北京名城保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仍然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着力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夯实科技作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详细]
时间:2023-02-21 13:53
查看:230次标签:创新能力科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这一重要论断高瞻远瞩,掷地有声,深刻表达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直抵...[详细]
时间:2023-02-21 13:51
查看:524次标签: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经党中央批准,从今年2月至4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4期研讨班,对中管干部进行集中轮训。...[详细]
时间:2023-02-21 10:24
查看:554次标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管干部研讨班
中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第1期研讨班20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开班式并讲话。...[详细]
时间:2023-02-21 07:55
查看:429次标签: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班中国式现代化
“厚德载物”典出《易经》,其原文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够滋生繁衍,正是以仁德为本的生动体现。人类应取法大地深厚宽容、兼容并包的特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代代弥新。...[详细]
时间:2023-02-20 13:14
查看:308次标签: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史研究是关于新中国建设和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研究。进入新时代,国史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繁荣发展。面向未来,要牢牢把握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详细]
时间:2023-02-20 10:43
查看:219次标签:国史研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有民族和国家无论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如何不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上现代化道路,只是时间上的早晚和途径上的不同而已。就此而言,现代化既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与价值指向,又是一种具有...[详细]
时间:2023-02-20 10:38
查看:374次标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不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叙事方式,而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详细]
时间:2023-02-20 10:30
查看:429次标签: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地时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发表题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主旨讲话。王毅表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更是时代前进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了世界更安...[详细]
时间:2023-02-20 10:20
查看:346次标签: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而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起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作用。资本作为“源头活水”,为科创企业持续“输血”,提供坚实支撑力量,将激发出强大的创新...[详细]
时间:2023-02-20 09:55
查看:311次标签:创新链资金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崭新图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认知定式,是被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所确证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坚持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共性要求,更要凸显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特色、中...[详细]
时间:2023-02-20 09:49
查看:397次标签:中国式现代化西方现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本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红岩教授从学...[详细]
时间:2023-02-20 09:30
查看:41075次
标签:李红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详细]
时间:2023-02-17 15:32
查看:712次标签: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至上人民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根本属性、基本特征、本质要求与实践原则,建构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详细]
时间:2023-02-17 11:26
查看:560次标签: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根本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决定性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详细]
时间:2023-02-17 11:24
查看:414次标签: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不是抽象玄虚的说辞,而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在新时代,我们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艰巨程...[详细]
时间:2023-02-17 11:18
查看:298次标签:问题导向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详细]
时间:2023-02-17 11:16
查看:393次标签:人民至上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详细]
时间:2023-02-17 11:15
查看:251次标签:系统观念协调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近期,随着上海市普陀区中远两湾城小区业委会起诉前物业公司返还全体业主4000万元一审胜诉,物业服务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扎根小区、服务居民的物业公司,本应成为群众的好帮手,现实中却往往是老百姓吐槽的对象,产生了城市基层治理的种种顽疾。...[详细]
时间:2023-02-17 11:13
查看:278次标签:法治化物业行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